心靈無私,這是我們保持自身高貴的惟一秘密。
九、窮人的方式
一對農民夫婦15歲的兒子得了一種惡性皮膚病,那是他們的第一個孩子。
夫妻倆借了所有能借到的錢,領著兒子到處去看病。那年冬天,在北京的一家醫院裏,母親陪護兒子治療,兒子睡在病床上,母親就和衣坐在冰涼的水磨石板上,幾十個日日夜夜,她沒有安靜地睡過一宿覺。母子倆吃的都是從家裏背來的煎餅和鹹菜,大夫們實在看不下去,午餐的時候,總會給他們打來兩份飯菜,而母親依舊吃著煎餅和鹹菜,把另一份留給兒子晚上吃。後來,兒子的病情不斷惡化,醫生告訴母親:“孩子的病治不好了,維持生命需要很多的錢。”母親回到病房,默默地收拾行李,然後平靜地對孩子說:“咱們回家吧。”說完,母子兩人在走廊裏抱頭痛哭了整整一夜。天亮時,便乘火車離開了北京。
再後來,孩子的不幸遭遇被一些媒體報道了,好心的人們紛紛捐款,連學校的孩子也將自己的零花錢一分一分地捐了出來,希望能留住他的生命。然而,這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病,孩子還是死了。孩子在離開人世之前,把能夠知道姓名的好心人一個一個地記在筆記簿上,他告訴父母:“我不想死,可我知道自己的病拖累了你們。我死之後,一定把這些錢還給人家。”終於有一天,孩子走了,孩子走的時候臉上帶著微笑,像睡著了的樣子。
埋葬了孩子,這對可憐的父母顯得蒼老了很多。雖然家裏已是空蕩蕩的,連生活都成問題,但他們還沒有遺忘孩子的遺願。夫妻倆變賣了家產,踏著積雪,敲開那一扇扇門,把錢一筆一筆地退給那些曾經幫助過他們的人,並對那些好心人說:“孩子已經走了,多謝你們幫忙。”人們拒絕接受,他們哭了:“孩子的心願不能違呀!”大夥隻好含著淚收下。那些無法退回的錢,他們卻用來作為一個基金,誰家有病有災的,盡可以拿去使,其實,他們正是最需要錢的。然而,他們卻幫助了那些更需要幫助的人們。
他們說養了一年的豬可以賣了,承包的果園也能收入點錢,他們想把那基金再充實一下……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我是流著淚聽完了這對夫妻的訴說的。
十、故事兩篇
送一輪明月一位住在山中茅屋修行的禪師,有一天趁夜色到林中散步,在皎潔的月光下,他突然開悟了自性的般若。
他喜悅地走回住處,眼見到自己的茅屋遭小偷光顧,找不到任何財物的小偷要離開的時候在門口遇見了禪師。原來,禪師怕驚動小偷,一直站在門口等待,他知道小偷一定找不到任何值錢的東西,早就把自己的外衣脫掉拿在手上。
小偷遇見禪師,正感到錯愕的時候,禪師說:“你走老遠的山路來探望我,總不能讓你空手而回呀!夜涼了,你帶著這件衣服走吧!”
說著,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著頭溜走了。
禪師看著小偷的背影穿過明亮的月光,消失在山林之中,不禁感慨地說:“可憐的人呀!但願我能送一輪明月給他。”
禪師目送小偷走了以後,回到茅屋赤身打坐,窗外明月的清輝,淡淡地灑落在他的身邊。
第二天,他在陽光溫暖的撫觸下,慢慢地睜開眼睛,看到他披在小偷身上的外衣被整齊地疊好,放在門口。禪師非常高興,喃喃地說:“我終於送了他一輪明月!”
人格者一位從年輕時代就以幫人按摩為生的盲眼阿婆,一直住在小鎮的郊外。有一天,她帶著積蓄到鎮裏找水電行的老板問道:“陳老板,可不可以在我家門前的路上裝幾盞路燈?”
水電行老板感到非常吃驚,說:“阿婆,您的眼睛看不見,要裝路燈幹什麼?”
“從前,我住的地方偏僻,沒有人路過,所以不覺得有裝燈的必要,加上那時生活苦,也沒有多餘的錢裝燈;現在我存了一些錢,而且從那裏路過的人愈來愈多,為了讓別人走路方便,請您來幫忙裝幾盞燈吧!”阿婆說。
陳老板聽了很感動,隻收工本費來為阿婆裝路燈。
盲眼阿婆要裝路燈的消息第二天就傳遍了全鎮,所有的人都被阿婆的善心感動了,主動來參加裝燈行動,大家紛紛捐錢,熱烈的程度超過想像。因為每個人都在心裏想著:“盲眼人都想到要照亮別人,何況是我們這些好眼睛的人呢?”
結果,阿婆家門外的路燈不但全裝起來了,馬路拓寬了,通往郊外的木板橋也改成水泥橋,連阿婆的木屋都被用磚頭水泥重砌,成為一個又美麗又堅固的房子。
盲眼阿婆做夢也沒有想到,隻是因為小小的一念善心,竟使得整個小鎮都變得光明而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