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〇章 大結局(1 / 1)

巍巍賀蘭山,巋然寧夏川,不息的黃河之水奔騰悠悠。

鍾浩站在賀蘭山的平夏峰一處高大涼亭裏,俯瞰著遠方。

眼前的寧夏川是一片到老天眷顧的土地,巍巍賀蘭山阻隔從西北吹來的寒風,讓這裏的氣候變得是更加宜人,而黃河又在此大方的拐了一個彎兒,帶來了豐沛的水源。因此讓這裏成為了有名的魚米之鄉。

然而這裏卻又是一處被戰爭不斷的土地。自從戰國時期開始,再到秦漢,乃至隋唐,直到如今大宋,這裏的戰爭從未停止過。

如今,曆時五年的宋夏大戰終於結束了,希望以後這裏的戰爭能夠從此停止吧。

鍾浩骨子裏其實並不是一個喜歡戰爭的人。

但是自從五年前,沒藏訛龐的十萬大軍潰敗於鎮夏城外,而他立功卓著,成為永興軍路兵馬都總管之後,便再也沒有停止過征伐,一直處於跟夏國的不斷戰爭中。

三年前,他因為屢立奇功,成了陝西各路經略使,成了統籌對夏戰爭的“文帥。”

經過三年的戰爭,如今夏國終於降了。

就在不久前,在興慶府被圍城三個月、遼軍援兵被宋軍擊潰之後,夏國幼主李諒祚率領全體文武大臣出城投降,夏國全境隨即望風而降。

大宋官家得到消息後,仰天大笑,聲震朝堂。終於有資格立“神功聖德碑”了。

他的人生第一次感到如此快.意。

對於能夠讓他徹底揚眉吐氣的平夏第一功臣鍾浩,官家自然也是不吝賞賜。

除了封賞鍾浩開府儀同三司、夏國公的榮銜和爵位,外加無數錢帛賞賜之外,還特封他為平章軍國重事,位在宰相和親王之上。

平章軍國重事可是大宋最高的、最榮耀的官職,在大宋還是第一次有人得此官封。

……

鍾浩此時所處的賀蘭山的這處山峰叫做平夏峰,以前並不是叫此名字,之所以改叫平夏峰,是因為這裏立有平夏碑而新命名的。

他此時所處的涼亭,也是為平夏碑所建造的碑亭。

這處石碑是鍾浩手下總管後勤的崔燁所主持建造,他以前還從未來過。

今日趁著鍾浩得了閑暇,崔燁便拉著他前來看看是否滿意,順便讓他敲定一個日子來主持立碑的祭天大典。

崔燁還順道又喊了徐峰和沈括兩個好友,眾人一起出來遊覽一下賀蘭山風光散散心。

如今他們三個都是在鍾浩手下官居要職,平日裏忙於公務,倒是難得清閑,輕易不得聚在一起。

鍾浩俯瞰了一會賀蘭山下的遼闊風光,便來到石碑前觀看。

這塊石碑高大厚重、大氣古樸,正麵刻著官家親筆書寫的表彰其平夏功績的碑文,背麵則是他所“作”的那首《滿江紅》。

崔燁在旁讚道:“漢有霍驃騎封狼居胥,竇車騎勒石燕然,流傳千古。從此之後,我大宋也將會有‘鍾相公立碑賀蘭山’的豐功偉績。”

徐峰也是大聲讚道:“當年文軒在青州之時,便作了那滿是豪情壯誌的《滿江紅》,立誌‘踏平賀蘭山缺’。如今壯誌得酬,也是一樁千古美名啊!”

沈括則是鄭重的道:“此乃‘光祖宗之玄靈,振大宋之天聲’的美事,我們幾人跟著文軒能參與此事,當真是與有榮焉。”

鍾浩此時定定的看著那塊石碑上的碑文,對於三人的話似乎充耳不聞。

這塊石碑似乎有什麼東西在召喚他似的,他終於忍不住伸手去撫摸那塊石碑。

當他的手觸到那塊石碑的一刹那,他隻覺眼前一黑,隨即就在崔燁、徐峰和沈括三人的注視下,不見了蹤跡……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