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秘書的公關工作(6)(1 / 3)

在公共場所,不可剔牙垢,不可在別人麵前摸皮帶、提褲子,不可用手指著他人,不要把手放在他人肩膀上,不要摸小孩子的頭,身體稍微碰到別人,或不管誰碰到誰,雙方都必須道歉,公共場所不可隨地亂吐,在他人麵前不可脫鞋。

任何公共場所要記住女性優先,抽煙前請問一下在座都是否允許,握手須注視對方的眼睛,切不可把另一隻手放在口袋裏。初次結識,男士不可要求與女性握手,被邀請赴宴勿忘帶禮物,禮物可以是鮮花或酒,購置鮮花時千萬注意在法國不要送康乃馨,因康乃馨在法國表示不幸,在德國薔薇是愛情的象征。在收到別人的禮物時,最好當麵打開並致謝。

在歐洲,人們見麵打招呼非常簡單,如果是在上午,見麵時就說:“早上好。”下午呢,說聲“下午好”。當然還有“晚上好”等等,或者也可以說“怎麼樣”? “您近來可好”等問候語。在我國則不盡然,朋友、熟人之間打招呼時,一般都比較具體,如“您上班去呀?”“吃飯了嗎?”這些問候語,在歐洲國家的人聽來,頗感驚訝,不理解為什麼中國人對別人的私事那麼感興趣。

2.用餐禮節

隨主人進入一流餐館一定要隨領座引導入座,不要擅自闖入就座;就座姿勢“正襟危坐”,不要東歪西扭;用餐、喝飲料時不要發出聲音,不要翹二朗腿,千萬不可靠在椅背上進餐;如果用刀叉,不可舞動刀叉說話,不可用刀將食物送入口中;碰到魚刺骨頭不可放置桌上,而且放在用餐盤子的外側。總而言之,要保持桌麵的幹淨。

3.小費問題

在歐洲小費沒有一定標準,它是因事而宜,諸如在下列情況下須給服務人員小費:搬運行李者,隨團旅遊的導遊、司機,替叫計程車的飯店門口服務生,計程車的司機,劇場的女服務生,餐館、酒吧的女服務生,客房衛生清潔員等等;

如果你到美國

1.宴會禮節

美國人喜歡舉行各種宴會,宴會形式有餐會、野餐、戶外烤肉。如果參與餐會務必攜帶食物去,以表示參與的誠意,如果不帶,會很失禮(如果不知道帶什麼食物合適,可以事先征詢主辦人的意見)。參加宴會的服裝視宴會形式而定,至少需整潔大方,但有正式場合且場地在高級飯廳者則不宜太隨便,牛仔褲、球鞋的穿著是很不禮貌的,但有時穿西裝,打領帶又顯得太過突兀。如果受邀而不確定該穿什麼才合適,可大方請教邀請者,他們會很樂意回答的。收到附有RSVP字樣的邀請卡,應盡速回複參加與否,不可棄之不理,那將會造成主人很大的不便。美國人很重視時間觀念,答應參加時應準時赴宴,有事耽誤,也應事先告知主人,以免失禮。用餐時勿狼吞虎咽,更忌諱打嗝,美國人認為這是很不禮貌的行為。宴會後則應寄出謝卡或以電話向主人表示謝意,並感謝其安排如此一頓愉快的宴會。

2.小費問題

舉凡搭計程車、到餐廳吃飯、服務生或機場人員代提行李,都須給小費。小費雖然是自由的行為,但有約定俗成的習慣,最好能入境問俗,以免出醜。

一般而言,到餐廳吃飯,付小費約為百分之十至十五左右。而在自助餐廳吃飯一般不需給小費,但若有人倒茶水,並殷勤詢問需求,則可依人數酌給小費。晚間用餐小費需比白天多一些。

小費是對服務品質的一種評估,有些服務生為了多賺小費會表現特別熱心,不時殷勤詢問。這時不必管服務生的眼色,你可依自己對該餐廳及該服務生的滿意程度付小費,多給或少給沒有人會幹涉。

但切記千萬不要以零錢付小費,當零錢丟在桌上,盡管你付小費很多,很可能會被服務生誤解為不滿其服務,是一種羞辱的舉止。因此,除非服務實在是太差了,否則絕不可在小費中放置任何零錢,當然若你以信用卡付賬,而將小費與用餐金額湊整,則不在此例中。

如果你到日本

1.見麵禮節

傳統的日本見麵禮節是鞠躬,這是表示尊重的姿勢。但是,大多數日本人希望和西方人握手。許多日本人握手後還鞠上一躬。你的動作將根據日本人對你的行為而定。鞠躬時要把手掌放在腿上,雙膝並攏。鞠躬的程度和時間長短和別人一樣,但腰不能彎得更低(這意味著卑下)。每當你遇見一位熟人,不論是在街上還是在家裏,都要鞠躬。對領導的鞠躬尤其要當心。如果你在街上或過道裏碰見一位熟人,點點頭也就作為一次簡單的鞠躬了。日本人見麵時不喜歡握住手臂、接吻、拍背或任何別的身體接觸。握手已是他們所能做的最大努力了。一般說來,日本人不喜歡自我介紹。當你作介紹時,先介紹地位低的人後介紹地位高的人,別忘了介紹每個人與你關係以及他們的頭銜和所在公司。當你被介紹時,介紹人要說出你的姓名,並表示為與你相識而感到榮幸。姓名和頭銜:在日本,人們姓名中的頭一個是姓,第二個是名。當日本人用英語寫姓名時,他們卻把自己的姓名變成與西方傳統相一致,即把名放在前,姓放在後。日本人即使相識多年也互不用名稱呼(婦女尤其如此)。惟一的例外是青年人,在非正式場合,他們在好朋友之間有時使用名來稱呼。當你與地位高的人談話時,請使用不帶姓的頭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