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當楊卓舒的易貨方法到了一定程度時,他自己感覺到這樣非常累。於是,他苦苦探討思路,想多元化發展,把眼睛瞄向了高科技。有個專家帶來了一個項目,想把土經過加工變成飼料。楊卓舒當時處於極度興奮狀態,馬上組織了200多個工作人員搞了70多個養雞廠,結果可想而知,楊在自己最困難的時候,浪費了200萬元。諸如此類的失敗還有,幾乎在這個土飼料項目的同時,楊卓舒開始研究用玻璃瓶裝八寶粥,並兼並了保定的一個食品廠,製出來了幾萬瓶瓶裝八寶粥。後來發現,這些產品需要遠距離運輸,根本不可能進行。
不過,楊卓舒麵對這些“刻骨銘心的失敗”始終永不退縮,留在腦海裏的是深刻的反省和總結:越是困難,越是急於找出路的時候,越需要冷靜、沉著、不可盲動;決策的程序必須科學。他永不退縮、永不放棄!名人點撥:
英國的米爾恩說:“一般人總是等待著機會從天而降,而不想通過努力工作來創造這雨中機會。當一個人努力獲得這種機會時,卻又不想堅持下去.最終還是失敗了。這就好比當一個人夢想著如何去掙五萬鎊錢日寸。一百個人卻幹脆夢著五萬鎊就掉在他們眼前。”
5.機會靠行動來實現
心動不如行動。隻有大膽地行動、持續不斷地努力。才能獲得更多的機會和更大的成就!我們隻有付諸行動,才能勇敢地去迎接每一次挑戰。畢竟成功是一種努力的累積,不論何種行業。想攀登上頂峰。通常都需要漫長時間的努力和精心的規劃。隻有行動,才能真正體現我們自身的價值。
每個人都有許許多多的夢想,實現夢想的企圖心也很強,可就是一直都在原地踏步。他們總是不停地規劃:下個月要去哪裏,明年要做什麼,但就是停留在計劃階段而已,一年,兩年過去了,也不曉得要到何時才會實現。其實,如果你願意的話,馬上去行動,你就會發現,每一天都可以是嶄新的開始,你的機會就是現在,正如福特這位號稱美國“汽車大王”的企業巨子所說:“不管你有沒有信心,隻要你投入行動,去做就準沒錯!”
北京通產投資集團老總陳金飛堪稱是敢於大膽行動的人。他認為創業階段是一個起步最為艱難的時刻,那時最需要勇氣。
他的第一間辦公室在北京郊外高碑店鄉一個豬圈的後麵。當時,陳金飛把大通裝飾廠建在那兒,房子蓋得很隨便,根本沒有設計圖紙。房子的窗戶不一樣大,因為窗戶是從外麵撿來的。陳金飛就是這樣蓋起了車間和辦公室的。辦公桌也是一個撿來的40公分高的圓台,陳金飛又找到了一塊木板釘了6個離地麵隻有20公分高的小板凳,最奢侈的家具是一把老式竹椅。在這裏,陳金飛接待了工商局的同誌、稅務局的同誌和對陳金飛企業感興趣的許多客人,其中包括外商。沒錢買設備,陳金飛就買鋼材,邊學邊幹,就這樣做出了台板印花機。
創業初期,所有的一切都是陳金飛用自己的雙手幹出來的。廠房設備有了,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生意,他和工人們處於集體失業狀態。陳金飛當時心裏真著急,天天騎著自行車到處找活兒,那時可沒少受委屈。很多客戶一看他們都是年輕人,又是私營,客氣的人不理你,不客氣的人幹脆把你轟出來!那種屈辱的感覺不親身經曆是無法用語言形容的,但陳金飛還得盡快調整心態去麵對新的困難。
陳金飛的第一筆生意,也是最小的一筆生意,隻賺了35元錢。這筆生意是他騎著自行車從先農壇體育場做來的,給北京籃球隊印幾件跨欄背心的號碼。回來後他和工人們一起,不到10分鍾就幹完了,35元到手。興奮之後,陳金飛他們又集體失業了。
當時條件那麼艱苦,可令人驚訝和敬佩的是,他們居然在這豬圈後麵談成了第一筆涉外生意。外商是一位金發碧眼的漂亮女士,她是加拿大的紡織品進口商,要進口一批兒童服裝。談判時,陳金飛他們請客人坐在“最豪華”的竹椅上。那是在冬天,屋裏沒有暖氣,特冷,竹椅又透涼,外商冷得受不了,也顧不得舉止風度了,就蹲在竹椅上和他們談。蹲累了就站在竹椅上談。也許是運氣吧!外商跟陳金飛簽了合同,這筆生意他們賺了十幾萬美金,這在當時來說可是個大數目。
陳金飛認為他的成功是因為膽量和勇氣。建廠初期,陳金飛遇到的困難是難以想象的。除了資金、技術,以及人員這些每個新企業都會遇到的問題外,由於社會的不理解而強加的不公正待遇,幾乎成了陳金飛難以逾越的鴻溝。如果沒有膽量和勇氣,沒有冒險精神,堅持下來,今天陳金飛就不會擁有這一切了。
還有一個美國發泡印花訂單,當時這種發泡技術還沒人掌握,就連國營大廠都不敢接,他們是怕麻煩,不願意冒險。外貿公司問到陳金飛,陳金飛毫不猶豫地接了下來。合同簽了,還不知道怎麼幹,那時真急壞了!陳金飛天天跑化工商店,請教工程師們。通過多次的實驗,陳金飛終於掌握了發泡所需的各種化學原料的配比和溫度。那時也沒有聽說過發泡機,所以電吹風、電烙鐵就成了工具。車間裏經常能聽到工人們興奮的叫聲:“發起來啦!”那神情不像是工作,更像是一群孩子在做遊戲,就這樣在談笑間保質保量地做成了近百萬元的生意。當時車問對外絕對保密,主要是怕外商看見了他們的工作條件而被嚇跑。他們憑著敢於麵對困難的勇氣和敢於嚐試新事物的膽量,掌握了發泡技術,並控製了近兩年的時間,前期幾百萬收人主要來自發泡印花的訂單。陳金飛小本經營,大膽人手,創造了他的輝煌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