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不要放棄任何機會(3)(2 / 3)

鎮長很開明,既然選定了樓忠福,就放手使用,很快便在合同上簽了字。自此,抓住人生機遇的樓忠福便踏上了成功之路。樓忠福後來的財富,均起步於這次的風險決策。因而我們說,咬住機遇不放鬆的人才是真正意義上獲得成功的人。

陝西金花企業集團董事長吳一堅說:“人生的機會很多,尤其是年輕人,在這樣好的政治製度和社會環境下,但對機會的氣氛和認識很重要,很多條件的有機結合,就是一種機會。”

吳一堅出身軍旅,1983年退役,1984年毅然辭去西安一家工廠的工作,懷揣600元人民幣隻身到廣州打工,1985年離開廣州,來到海南發展,成為海南的第一批弄潮兒。目前,金花企業集團的核心產業是醫藥,此外投資商場、房地產及貿易,2001年銷售收人達2.15億美元。

為此,吳一堅說:“機會沒有明顯的標誌,能夠把握機會,並使其產生作用、產生效益,就是機會的價值。我可能比較注意這方麵,因此,往往不太有可能的事情,我卻做成了,往往在不利的條件下創造出了有利的因素。它就像一個方程式,隻要你有了非常充分的公式,那不外乎就是使用哪個議程式去解,這是很自然的。我過去搞電視機廠,建廠時要用土地,而要擁有土地就要有成本,因為首選就得買地。但是,實際上這是不一定的,我可以去找有土地的人合作。因此當時的情況是,對方m土地,我們建廠,確定雙方的合作關係,約定20年後我們連廠帶設備歸還對方,20年以內利潤分成,我們多一些,對方少一些。有了這種條件和基礎,我就開始想第二個問題:建廠也需要有錢,建什麼廠要找好市場!比如:建電視機廠,80年代電視機賣得特別火暴,這個市場首先有銷路!所以建電視機廠也一定有市場、有利潤,電視機是受市場追捧的產品,搞這樣的產品,市場一定有很多人想買。確定了這樣一個思路後,我就去找經銷商,告訴他:我們有這樣一個市場,在多長時問內推m這樣一個產品,如果認可這種合作,請提前付給我預付款,給你一個優惠價格,讓你有利潤空間。經銷商聽後,非常喜歡。這樣我們又有了預付款。當然,還要有過硬的技術。但這些東西是非常成熟和豐富的。有了土地、有了錢,又有了這樣的人才,那麼要建這樣一個工廠可謂萬事俱備。電視機廠建成後,產品如期交付給經銷商,這項工作就完成了。本身是求人的事情,要是變成是被人求的事情,成本就很低。最初的想法也就變成了現實。”

吳一堅強調:“應該是有了事情去找錢,而不是拿著錢去找事情,經營的方式上要有正確的思路。比如,我們先設計了一件事情,符合市場規律,而且嚴格遵守國家法規,那麼有了這,再去找製造者,這就成了。很典型的就是世紀金花購物中心。世紀金花購物中心開張那一年,也就是1998年,被人們議論為中國商界的‘倒閉年’。因為當時市場疲軟,什麼東西都賣不m去。如果用正常的想法是:市場不好,不敢碰。而我們則分析,這是一種市場急需要的情況。很簡單,東西賣不出去,你越是打折賣,促銷賣,東西越不值錢,別人越不想買,為什麼不什麼好賣賣什麼呢?我們人市就是如此。市場疲軟,是轉型的過程,傳統的要向現代的轉型,是有衝擊的。但我們判斷,人們在追求品牌、追求更有市場的東西,這是一個很大的商業機會。我們在這時及時人市,因而,世紀金花給西安百貨業帶來的不亞於一場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