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企業投產當年,國外訂單就源源不斷。這一年,茉織華共生產服裝l 80萬件,創彙1361萬美元,一躍成為浙江省創彙龍頭企業,企業利潤614萬元。李勤夫由此賺到了自己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桶金“,為後來的可持續發展打下了基礎。
1993年,他偶然獲悉國家稅務總局要印刷增值稅發票,可是造幣總公司因為沒有設備而無法承接這筆業務。他馬上與外商簽了一份進口有關設備的合同,找到了國家稅務總局。可是增值稅發票與錢幣都是由國家控製承印的,別說鄉鎮企業,就是國有企業也無法問津。可是他卻認為,既然國家暫時還沒辦法完成此項工作,而這一工作又是必需的,我有這個能力,為什麼不能做?他說通了有關領導,於是投資1800萬美元的茉織華印刷有限公司成立了。他又把郵電部拉進來合作。郵電部的介入又使他接到了特快專遞的印刷業務。這樣,他的印刷公司承攬了全國三分之二的郵政特快專遞和三分之二的增值稅發票的印刷業務,1994.年產值達到1億元,當年就盈利3000萬元。在幫助成功者賺錢的同時,他也發了大財,他的企業從500元起家,到1996年總資產已達12億元人民幣。
為別人創造了財富,也就為自己贏得了機會。所以陳麗華說,企業家要懂得“舍得“的哲理。李勤夫的每一步,無不是站在別人的肩膀上攀登,在與別人分享利潤時壯大自己。而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浪潮中,中國將成為世界的加工廠,合作將製造出最多的機會。而“攀龍附鳳”是白手起家者最便捷的成功路徑。激發潛能:機遇就是無限的積累
現在,很多人特別重視自己在生活中所處的位置和各種處境,過 分地計較工作的條件和報酬。他們無法麵對冷酷的現實,更無法突破 環境和條件的局限和束縛,長期在失意和卑微中徘徊。在這種情況下, 一個人必須堅持自己精神的獨立和頑強的追求,突破環境的局限,開 辟自己的路。如果不是堅持走自己的路,一個人即使在順境中也會平 庸無能,一事無成。
中國資深傳媒人士楊瀾說過:萬無一失意味著止步不前,那才是 最大的危險。為了避險,才去冒險,避平庸無奇之險,值得。
1865年,美國剛經曆了南北戰爭的浩劫,人民取得了勝利,廢除 了農奴製度,但偉大的總統林肯被刺身亡,勝利的美國人民沉浸在歡 樂和悲痛交織之中。
有著高瞻遠矚眼光的鋼鐵巨人卡內基看到自己的機會來了,他深 信,經曆了這場戰爭以後,美國經濟的複蘇是必然的,經濟的發展一定 會刺激鋼鐵的需求。於是他義無反顧地辭去鐵路部門待遇優厚的工 作.把自己主持的兩大鋼鐵公司合並為聯合製鐵公司,並讓他的弟弟 湯姆創立匹茲堡火車頭製造公司並經營蘇必略鐵礦。
時勢又賦予了卡內基大好的機會,加利福尼亞州剛剛並人美國, 美國政府打算在那裏修一條橫跨大陸的鐵路。卡內基克服了重重困難 發展鋼鐵,還買下他人與鋼鐵公司有關的專利。
但到了1873年,美國的經濟大蕭條到來了,金融業陷人了癱瘓之中,各地的鐵路工程支付款被中斷,現場施工被迫停止,鐵礦山和煤礦都相繼停業,連匹茲堡的爐火也熄滅了……
在如此困難的境地,卡內基卻反常人之道,他打算建造一座鋼鐵製造廠,還成功地讓摩根注入了股份,結果,建廠成本比他原先估計的還便宜許多,這令卡內基興奮不已。
到了1881年,他又和焦炭大王費裏克達成合作,雙方各投資一半組建F·c費裏克焦炭公司。這一年,卡內基以他自己的三家製造企業為主體,又聯合了許多小焦炭公司,成立了卡內基公司。
後來,卡內基兄弟的鋼鐵產量占全美鋼鐵產量的七分之一,卡內基公司逐步邁向壟斷型企業。
卡內基敢於反常人之想,敢於發現,也敢於利用逆境促成的良機,抓住了逆境特有的有利因素,走向事業的成功之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