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漸地,瑪麗亞·艾倫娜的銷售額超過了百萬美元,甚至是數百萬美元。在其後的5年裏,瑪麗亞·艾倫娜的銷售額達到了令人震驚的1500萬美元。1987年,在《公司》雜誌登載的500家發展最快的公司的排行榜上,瑪麗亞·艾倫娜的“國際微係統公司”排在了第55位。1988年,瑪麗亞·艾倫娜賣掉了公司,繼續開展這方麵的業務,3年後銷售額達到7000萬。
瑪麗亞·艾倫娜又組建了一個新公司開始向非洲銷售電腦,市場專家們又一次告訴她說非洲太窮了,根本就不適合個人電腦銷售,尤其是在那樣一個男人占統治地位的社會裏,一個外國女性在非洲銷售電腦就更不可能了。那時的瑪麗亞·艾倫娜早已經習慣這些消極的反應了,她認為這些專家們的目光非常短淺。她相信自己對未來趨勢的預見。1991年,她僅僅帶了一份產品目錄和一張地圖就乘飛機到了肯尼亞首都內羅畢,開始了她的銷售活動。她住進賓館後,就又拿起電話號碼本開始聯係當地的經銷商。兩個星期後,她帶著價值15萬美元的定單飛了回來。
瑪麗亞·艾倫娜先是從自己的汽車房,然後又從一間小貨倉裏開始海運她的產品。雖然規模非常小,但是越來越多的定單卻紛紛而至。4個月的時間裏,她用海運方式銷售了價值70萬美元的產品。第二年瑪麗亞·艾倫娜公司的銷售額增加到了240萬美元,第三年翻了一番,第四年又翻了一番。由於在20世紀90年代前幾年中,瑪麗亞·艾倫娜的“國際高科技銷售公司”的平均銷售額為1300萬美元,所以它又登上了《公司》雜誌當年的500家發展最快的公司的排行榜。而瑪麗亞·艾倫娜本人也成了本雜誌曆史上惟—一個白手起家,並使兩個不同的公司分別登上著名排行榜的人。
有好的產品可以進行銷售,是瑪麗亞·艾倫娜·伊瓦涅斯成功的一個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她的成功是建立在她對自己的信心和矢誌不移之上的。世界上沒有一份商業計劃會帶給你這些說明。
五、鍥而不舍
你可曾懷疑過自己的處事能力?當你試圖從事一項新的工作或處理一個重要問題時,你是否會由於心情緊張帶來的手心出汗、心跳過速等生理症狀感到困擾?你是否擔心自己或許根本就不具備應付這種局麵的能力?
如果是這樣的話,你就是正常的。
一般人在焦慮時,經常會發生這種症狀。成功者比正常人要接受更多的新的挑戰,感受的也就更多。但成功者往往能不為困境所惑,集中精力幹好自己的事。他們把憂慮化為前進的動力。
你也一樣可以學會如何化憂慮為動力,去點燃那將載你駛向目標的火箭。
一位美國廣告商說,恐懼感是一種催化劑。什麼都不在乎的人將什麼也幹不成。恐懼感是我們生活中獨一無二的、最強大的推動力。
一個人在倒車時,不慎軋了他的小兒子,他隻用一隻手就抬起了汽車,救出了兒子。
一個特別怕狗的女人,當一群狗撲向她的孩子時,她竟成功地和幾條狗搏鬥。
恐懼和憂慮可以使我們煥發出大力神一樣的力量,創造出奇跡來。這種不可思議的力量也可以用於日常工作中。
遺憾的是,許多人並沒掌握這種在危急時刻幫助自己應變的本領。在危險麵前,他們變得呆若木雞,把采取行動和保護自己的責任寄托在別人身上。我們可能見過一個站在馬路上的人,對著迎麵疾駛而來的汽車,竟目瞪口呆、一動不動,像生了根似的。
在進行一種新的嚐試和感到憂慮時,你就應該想:這又是我生活中的一個轉折關頭,不管我多麼沒把握,多麼害怕,我都要堅持下去,正視這一切!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屢立功勳的四星上將喬治·巴頓認為:對待憂慮問題的關鍵就是“在恐懼的情況下多堅持一分鍾”。正視憂慮是克服憂慮的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