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樹立信心,走陽光大道(1)(3 / 3)

三、中流擊水突破險阻

人生就像一條河,時有漩渦,時而平緩,時而湍急。你在河流當中,可以選擇較安全的方式,沿著岸邊慢慢移動;也可以停止不動,或者在漩渦中不停打轉。如果你有足夠的勇氣的話,你還可以接受挑戰,用挑戰來檢測你的自信心。

你失意了,陷入了一個漩渦,你需要出來,為了檢測你是否比以前更自信,你可以遊向危險的河中央,突破重重艱難險阻,奔向理想的彼岸。你可以對自己提出來一個大的飛躍,超越以前的你。

摩洛·路易士的非凡成就來自兩次成功的拚搏,一次在20歲,另一次在32歲。

摩洛在9歲時隨家人一起搬到紐約。在此之前,他的生活已是多彩多姿,比一般人豐富許多。由於家人皆愛好音樂、喜劇,所以在這種環境的熏陶之下,幾乎所有樂器摩洛都能演奏。他是一般人眼裏的天才兒童——不到10歲,他便指揮過交響樂團;12歲時,他從事雞蛋專賣,做得有聲有色,雇有16名少年為他工作;到了14歲,他獨立組織了一個舞蹈團;高中畢業之後,他又投身新聞界擔任一名采訪記者,與許多新聞界的老前輩像班·希特、查爾斯、馬卡沙等人一起工作;19歲時,他曾獲音樂獎學金,但由於舉家搬至紐約,所以隻好放棄此次進修的機會。

在紐約,他在Veiw廣告公司找到一份一周14美元的差事。對當時的情景,摩洛是這樣回憶:“那時候我經常跑外勤,工作非常忙碌,成天像發瘋似的,時間也過得特別快。6點下班以後,我還到哥倫比亞大學上夜校部,主修廣告。有時候,由於工作尚未做完,所以下課後,我還會從學校趕回辦公室繼續未完成的工作,從11點一直工作到第二天淩晨兩點。”

摩洛非常喜歡需要創意的設計工作,而他也的確做得有聲有色。

20歲時,摩洛放棄在廣告公司內很有發展的工作與旁人夢寐以求的職位而決心自己創業。這便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拚搏。他放棄收入穩定、前途似錦的工作,完全投身於未知的世界,從事創意的開發。結果,成績令人滿意。

他的創意主要是說服各大百貨公司,通過CBS電視公司成為紐約交響樂節目的共同讚助人。摩洛本人認為此法十分可行:一方麵,當時的百貨公司業績都不好,都希望能借助廣告媒體提高形象與銷售成績;另一方麵,在紐約,交響樂節目的聽眾多達100萬人,十分值得投資。於是,摩洛便立於其間幫兩邊牽線。

在當時,這種性質的工作對人們來說相當陌生,所以做起來困難重重;而且,同時說服許多家獨立的百貨公司,分別采納各公司的意見加以整合,這種事過去從未有人完成過,更別說要他們拿出幾百萬美元的經費來。所以,一般人預測他不可能成功。

盡管如此,摩洛仍然十分賣力地在各地進行說服工作。結果可以這麼說,在說服工作上他做得相當成功。一方麵,他的創意大受歡迎,與許多家百貨公司簽成合約;另外,他向CBS電台提出的策劃方案也順利被接受。此後的10個星期,他幹勁十足地與電視台經理一同展開一連串的係列廣告活動。更值得一提的是,這段期間內他沒有任何收入。

計劃眼看著就要步入最後的成功階段,但由於合約內某些細節未能達成而終告流產,他的夢想也隨之破滅。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此事結束之後,CBS公司馬上來挖角,聘請他為紐約辦事處新設銷售業務部門的負責人,並支付給他3倍於以往的薪水。於是,摩洛又再度活躍,他的潛力得以繼續發揮。此時他年方20。

在CBS服務幾年之後,摩洛再度回到廣告業界工作,但這次不是從基層做起,而是直躍龍門——他擔任了承包華納影片公司業務的湯普生智囊公司的副總經理。

那個時代,電視尚未普及,與今日相比,仍處於搖籃期。但摩洛非常看好它的遠景,認為電視必將快速發展,大有可為,便專心致力於這種傳播媒體的推廣。由公司所提供的多樣化綜藝節目,為CBS公司帶來空前的大成功。

這便是摩洛人生中的第二次拚搏。為了它,他再次放棄原來可以平步青雲的機會,走入另一個未知的世界。但這次冒險並不完全是孤注一擲,他是看準後才堆上自己的“賭注”。最初兩年,他僅是純義務性地在“街上幹杯”的節目中幫忙,沒想到竟使該節目大受歡迎,直至今日仍是最受歡迎的綜藝節目之一。從1948年開始到今天整整40餘年的時間,它的映播從未間斷,這是在競爭激烈的電視界內非常難能可貴的現象。除了節目成功之外,他被CBS公司任命為所有喜劇、戲劇、綜藝節目的製作主任。

就這樣,摩洛的兩次冒險,兩次遊向激流中央,最後都獲得了成功,他的下一步又將遊向如何的激流當中,不得而知,但我們在祝福他成功之餘,也同時向你提出希望,以他為榜樣,勇敢地投入到激流中去,積極把握自己的人生。

四、堅信自己走的路

“當別人向你建議不能做這個,或者不能做那個時,你不要管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