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樹立信心,走陽光大道(1)(2 / 3)

假如我們去研究分析一下有成就的人的奮鬥史,我們就可以發現,他們無一不具有強烈的自信心。他們的意誌堅定到任何艱難險阻都不足以使他們害怕退縮,他們堅信自己的能力,堅信隻要自己付出最大的努力,一定會取得成功。

拿破侖和鄧小平的經曆就可以告訴你,很多東西不是錯,即使是,也不是你的錯。兩個人都以矮和自信而著稱,這矮與自信之間有什麼聯係呢?

拿破侖是自信的。據說拿破侖一上戰場,士兵的力量可增加一倍。軍隊的戰鬥力,大半寓於士兵對將帥的信仰之中。將帥顯露出恐懼之色,猶豫不決,全軍必然會陷於混亂、動搖,將帥的自信則可以增強部下健兒的勇氣。

我們的當代偉人鄧小平也是自信的。在革命戰爭時期、在新中國成立後的十年動亂時期,他都曾因堅持正確主張被貶職和遭到批判,“文革”期間,六十多歲高齡的他老人家還被下放到拖拉機修造廠當一名普通鉗工,接受勞動改造,無論在怎樣惡劣的工作環境和艱苦的生活環境中,他都不曾有一絲頹喪,也不曾澆滅他心中的信念,是他極度自信、能屈能伸的偉大人格幫助他渡過了一道又一道難關。在新中國成立後短短三十餘年,經曆了三起三落罕見的人生遭遇後,他終於複出,並帶著他的開明、正確的思想開創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新局麵,當之無愧地成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中國的總設計師。外國人譽之為“打不倒的東方小個子”,這“打不倒”三個字例確實是對他自信而不屈的人生曆程的真實寫照。

種種實例告訴我們,人的成就的大小,往往取決於自己在挫折與失敗麵前自信心的大小。但是我們有些青年朋友,卻常常認為,別人所有的種種成功是不屬於他們的,認為他們是無法與那些“鴻運高照”的人相提並論的。然而,他們不明白:他們這樣缺乏自信的本身,就大大削減了自己獲得成功的可能性。

有人說過:假如我們自比於泥塊,那我們將真的會成為被人踐踏的泥塊;同樣的,如果一個自認為是美的,他真的就會變美;如果他心裏總是嘀咕自己是愚笨、無能的,那麼他就會變得無足輕重,毫無作用;相反,如果一個人認為自己是聰明的,他就會變得很有主見、很有抱負。

自雄者勝,自製者強。人應該對自己有充足的信心。我們應該覺悟到“天生我才必有用”,必須充分表現出自己生命的價值。相信自己而不是懷疑自己、低估自己,惟有如此,才能實現理想的自我,使自己成為命運的寵兒,而贏得出色的人生,才能產生出輝煌的人生奇跡。

明末清初著名史學家談遷,29歲時編寫《國榷》。經過27年的辛勤筆耕,前後修改6次,寫出了長達500萬字的初稿。不幸的是,書稿還未出版,便在一個深夜被人偷走。27年的心血付之東流,談遷心痛欲裂,悲憤地向天長號。但是,沉重的打擊沒有動搖他的誌向,書稿丟了,可人還在,隻要我還有一口氣,書就要寫出來。他擦幹淚水,重新拿起了筆。盡管年事已高,體弱多病,記憶衰退,行走不便,但倔強的秉性和執著的信念支撐著他千裏奔波搜尋史料,夜以繼日,筆耕不輟。又經過9年時間,終於完成了這部巨著。這時,他已是一位白發蒼蒼的65歲老人了。

偉大的前蘇聯無產階級革命家奧斯特洛夫斯基,在病塌上完成了長篇小說《暴風雨裏的誕生》。同樣,與談遷無獨有偶,書稿被郵局不負責任的郵差在投遞中丟失,作者的痛苦和憤怒堪稱無以複加。心如槁木就此罷筆,還是從零開始從頭做起,奧斯特洛夫斯基毅然選擇了後者。又經過兩年的嘔心瀝血,名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終於問世。他的名字也流芳百世。

親愛的青年朋友們,在人生漫長的旅途中,被命運捉弄的情形是很難避免的,然而,太陽依然光明,星星依然閃爍,大地有四季次第,生命有棄舊揚新。隻要我們自己不被自己打倒,拿出“不怕三番五次從頭做起”的氣魄,頑強的意誌就一定能夠征服橫亙在麵前的任何一座高山。再說,不是有句詩“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嗎?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倒要感謝挫折的降臨,因為它使我們擺脫掉貪圖安逸的惰性和禁不得風吹浪打的柔弱,使我們得到磨煉,得以在挫折中鍛煉成長,變得更加堅強和成熟。

有首叫《憧憬》的詩寫得十分美妙,這裏不妨抄錄給青年朋友:

得有個目標去不斷地追尋,

讓希望總燒起光明;

人生總得向往些什麼,

心,怎經得起失去了憧憬,

要方向明確、頭腦清醒,

可不能隨波逐流人雲亦雲;

一旦生活陷入了黑暗,

憑堅定的信念摸索著前進。

縱使星移物換,歲月匆匆,

對未來的追求可不能暫停,

生活不可能渾渾噩噩,

假如你心裏有個美好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