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健康並不能擁有一切,但失去健康卻會失去一切,健康不是別人的施舍,而是對生命的執著追求。往往登上世界最高峰的人,必定是體格強健的人,經得起失敗打擊的人,必定是意誌堅定的人。強壯的體魄和堅定的意誌相結合,就產生了一個完美、健康的人。
身體是一個人賴以生存和生活的物質基礎。離開了這一物質基礎,就談不上從事社會生產活動和改造自然的活動,更談不上取得個人事業上的成功。身體對每個人講,都是首要的,它的健康狀況直接關係到一個人的日常活動。當然,我們所指的“身體”應該是包括了強健的身體、健全的精神以及完美的技能三個方麵在內的含義。
一、擁有健康就擁有了一切
很少有人能夠徹底明白體力與事業的關係是怎樣的重要,怎樣的密切。人們的每一種能力,每一種精神機能的充分發揮,與人們的整個生命效率的增加,都是有賴於體力的強旺。
體力的強旺與否,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勇氣與自信心的有無;而勇氣與自信,是成就大事業的必需的條件。體力衰弱的人,多是膽小、寡斷、無勇氣的。
要想在人生的戰鬥中得到勝利,其第一條件,就是每天都能以一副體強力健的身體、精力飽滿的狀態去對付一切。然而有些人卻以一個有氣無力、半死半活之軀從事於事業,其不能得到勝利,不言自明!
對於整個生命所係的大事業,你必須付出你的全部力量才能成功。隻發揮出你的一小部分的能力從事工作,工作一定是幹不好的。你應該以一個精幹、健壯、完全的“人”去從事工作,工作對於你,是趣味而非痛苦;你對於工作,是主動而非被動。假如你因生活不知謹慎而以一個精疲力竭的身體去從事工作,你的工作效率自然要大減。在這種情形之下,你所做的一切,將都帶著“弱”的記號,而在弱的中間,成功是難以得到的。
許多人,就失敗在這點上——從事工作,進行事業時,不能發揮出其全部的力量——一個活力低微、精神衰弱、心理動搖、步驟不定、情緒波動的人,自然永遠不能成就出什麼了不起的事業來。
聰明的將軍,不肯在軍士疲乏、士氣不振時,統率他們去應付大敵。他一定要秣馬厲兵,充足給養,然後才肯去參加大戰。
在人生的戰鬥中,能否得到勝利,就在於你能否保重身體,能否保持你的身體處於良好的狀態。一個具有一分本領的體力旺盛的人,可以勝過一個因生活不知謹慎而致體力衰弱的具有十分本領的人。假如在你的血液中沒有火焰的燃燒,在你的身體中沒有精力的儲存,則你在人生戰鬥中一經打擊,就會失敗的。
一個人有大誌,有徹底的自信,而同時又具有足以應付任何境遇、抵擋任何事變的旺盛的體力,則他一定能夠從那些的煩悶、憂慮、疑懼等種種精神束縛中解脫出來。
旺盛的體力可以增強人們各部分機能的力量,而使其效率、成就較之體力衰弱的時候大大增加。強健的體魄,可以使人們在事業上處處得到便利,得到幫助。
凡是有誌成功、有誌上進的人,都應該愛惜、保護體力與精力,而不能有稍許浪費在不必要的地方,因為體力、精力的浪費,都將可能減少我們成功的可能性。
世間有不少有誌於成大事的人,因沒有強壯的體力為後盾,而致壯誌未酬身先死。然而世間又另有大批的人,有著強旺的體力卻不知珍重,任意浪費在無意義、無益處的地方,而摧毀了珍貴的身體資本。
假如美國的羅斯福總統,當初對於身體不曾加以注意與補救,他日後能成就些什麼來?他的一生,恐怕是要成為一個可憐的失敗者吧!他曾自己說:“我是一個軟弱多病的孩子。但我後來要決意恢複我的健康,我立誌要變為強健無病,並竭我全力以做到這點。”
身心不斷地活動,是祛病健身的最好處方。要保持健康,必要的活動是絕對前提。
人體中的各部分機體,如不經常活動,決不能保持健康。所以工作中一切行動和過程都是生命中調節機製的結果。“空閑”最足誤事。人們的犯罪作惡行為,大都是在空閑時才發生的。一個在正當的事務上忙碌的人,他是安全的。他能避免許多在空閑的時候可能使他誤入歧途的種種誘惑。
有一位著名的英國醫師曾說,人要得享長壽,必須要做到除了睡眠時間以外使腦部不斷活動。每個人必須於職業、工作之外找一種正當嗜好。職業給他以生活資本,嗜好則給他以生活樂趣,可以使他在愉快、高興的心情下,活動其精神。“行動”的意義等於“生命”,而“靜止”則等於“死亡”!
二、健康無需乞求
凡是想在生命中有大成就的人,他必須懂得“努力自愛”。這就是說,他要盡一切的努力,培育其身心健康,使力量達到頂點;他必須明白,成功大半依賴自己的“成功機器”——身體——所以對自己的身體是必須在意的。
許多人都是不知“自愛”的人。他們對自己身體的殘酷,遠甚於對待牛馬或別種畜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