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們今天花時間和精力去擔憂的不是這類恐懼。我們的憂慮已經成為一種心病,困擾著我們的軀體,甚至就是阻礙我們前行的障礙——一種莫大的心理危機。今天,困擾我們的往往是一種模糊不清、難以名狀的焦慮。我們無法對這些憂慮進行反擊,因為我們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害怕些什麼。也許我們害怕的事情太多了,光是反擊其中一個也沒有用。對我們來說,恐懼並非來自一種具體的可以言明的威脅。如果果真是這樣,我們便能夠采取具體行動來對抗它。但事實上,它看不見摸不著,像籠罩在我們頭上的陰雲,它給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投下陰影。
想辦法克服憂慮的這種心理素質非常重要,因為憂慮是快樂的敵人,它影響你思考的能力,進而影響你的工作效率並對健康有危害。
比肖普博士是一位內科醫生,他說:“許多人並沒有意識到,緊張焦慮可能會引起許多心血管方麵的疾病。憂慮不安是普遍的現象。少許不安對人有好處,因為它可以促使你去完成任務、做事情,但若是焦慮過度則非常有害,它可能會引起身體任何器官的疾病。”
他說:“對於焦慮,心髒有多種反應。心跳速度加快;心律可能會受到影響;強大的壓力或焦慮可能導致心律不齊。眾所周知,焦慮也可能導致心髒陣痛,這便是平常所說的‘心絞痛’,尤其是中年人容易患這種病。而緊張也可能會造成心血管血流不暢,即一般所說的‘冠狀動脈血栓症’,會導致嚴重的後果。”
據《洛杉磯時報》報道,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精神病臨床教授阮吉爾博士認為:“焦慮和煩惱的人比較容易感染上細菌或其他微生物。”
雖然如此,你也不必驚慌,你絕對有能力去克服恐懼,你不要以為它一定會使你受到傷害。事實是,隻要你願意,就可以對自己擔心的事采取建設性行動。能夠采取行動正是積極思想最絕妙的效果之一。積極思想需要極強的自控力。一旦你能控製自己的想法,你便能控製自己的情緒,包括憂慮和恐懼。
你可以通過間接的方式去處理恐懼的這種心理危機。如果以直接的方式去處理勢必易遭受心理上的抵觸情緒,但改用間接方法便可將恐懼順勢導出。
這是擺脫恐懼最有效的策略之一,它比讓你的意誌力強迫自己戰勝恐懼的效果好得多,因為意誌力難免有時有點薄弱。先使你的心靈充滿信仰,這樣所有的恐懼便會自然被趕跑。通過這種方式,上帝的力量能替你完成許多你自己難以完成的事。你隻需信任他,心甘情願地降服於他,讓全能的上帝使你擺脫恐懼。
會運用積極思想排解憂慮這種心理危機的人,會獲得奇妙的結果。
我們必須注意的是,恐懼的心理危機往往在你最不經意而且危害性最大的時候來襲擊你。在這種時候,迂回的處理方式顯得尤其重要,即不正麵對它進行攻擊,而是以替代的方式來摒除它。如果你不斷地往心裏灌輸信仰的觀念,恐懼就會無立足之地。當然這種個性上的改變需要付出巨大努力。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個性是能夠改變的。
現在,讓我們一起來概括克服憂慮的心理危機的幾種方法:
1.要知道你所害怕的是什麼?把它找出來。單獨研究,找出其本質所在,這樣才能確切知道你麵對的是什麼。
2.對於你所害怕的事,找出它的根源和理由。如果你找不到可靠的緣由,最好去找專家谘詢。
3.讓恐懼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消除神秘感,找到你能真正著手進行之處。結果往往會令你感到驚奇,原來所擔心的事,竟是如此微不足道。
4.內心充滿信仰,這樣恐懼便無立足之地。請時時牢記信仰比恐懼強大,你越有信念,你的恐懼便越少。道理如此簡單,不過在實行中需有一些嚴格的訓練。
5.在你現在的基礎上,努力去做;多做一些;然後不斷實踐。
6.麵對心中憂慮的事,向它挑戰,減少其危害。事實上,也許沒有最糟糕的情形,因為實際上,你心裏所害怕的,往往出於自己的想像,它隻不過是紙老虎。
7.對於真正恐懼的事,你有足夠的力量去應付它們。
8.切記一個事實:“我並非孤立無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