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能做的範疇內選喜歡做的工作,做自己喜歡做的工作,有靈感、也會有激情,也容易做出成績來,愛好是最好的老師嘛。
如果找不到“能做”或“喜歡做”的工作的話,那就要繼續問自己,目前我應該做什麼?假如說目前要解決生活問題,那就要先為賺錢去找工作,現在的社會隻要為生存去找工作的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比如說服務業的計時工等等,到處都需要人,你邊工作同時再尋找機會,大家都知道國際影星周潤發,開始的時候就是星級酒店的門童,幫助客人拿包,漸漸地走上了影視業,一部《上海灘》的許文強一炮走紅。
三、知己知彼
大部分的畢業生找不到工作,除了對麵試的技巧不夠了解以外,更重要的是對企業一概不知,對企業的文化,企業用人的條件等等。一個能力再強的人也不會把他完全不了解的事情做好。導致讓很優秀的人與很滿意的工作失之交臂,為之歎息。
曾經就有過這樣的一個案例,一個很優秀的畢業生到一個大企業去聘總經理助理,一切都很順利,過五關斬六將,最後就剩下兩個人在與他PK,總經理親自麵試,問了幾個最基本的常識,首先問這個優秀的畢業生:“你到企業來工作,首先最關心的是什麼?”答:“吃住問題,公司能否解決。”其次呢?
答:“午餐費有沒有補助。”再其次呢?答:“有沒有加班費。”結果就可想而知了。他的答案沒有哪一個經理會喜歡聽的,這位優秀的畢業生就因為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丟失了一份很有發展的工作。切記:隻知道我我我,就是蠢蠢蠢。
在下一章裏會詳細介紹企業用人的條件。同時會回答出正確的答案。
四、補充能力
過去≠未來,學曆不代表能力。
在企業間流傳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家中型企業,就聘用了一位海歸博士(海外留學回來的博士)是這家公司有始以來學曆最高的一位,海歸在海外留學,有學曆又有見識,所以很驕傲,洋洋自得。有一天,海歸下到分公司去考察,下層兩位領導左右相伴,熱情相陪,可是這個海歸博士很狂妄,心想;你們兩個才是個專科生,知識背景不同,見識又不同,我怎麼能與你們交流,點點頭就算瞧得起你們了。他這種傲慢的行為令下層公司的兩位領導很不爽。
在考察的途中,有一條河擋住了他們的去路,隻有趟水過河,別無它路,下屬公司的兩為領導前後行走如飛地跑到了河的對麵。博士傻眼了,這是一條河呀!看著流動的河水在想,難道他們都會水上飛的工夫。
博士必須得過河前去考察,但是又愛於麵子,不願意去問兩位經理,心想:兩個小專科生都能過去,我一個大博士就過不去?我可是海歸啊!大海我都見過,更何況這條小河溝。想著想著就跳下了水,隻聽“撲通”一聲,博士在水裏就沒影了,喝了好幾口湯,被水衝走十多米遠,在水裏掙紮著,大喊:“救命”。兩位經理急忙下水將他救了上來,博士差點命喪河裏。問道;你們怎麼可以走過水麵,我走就掉下水了?兩位經理相對一笑,說道;“這條河裏有兩排木樁,平時我們踩著過河,今天正趕上漲水,木樁被淹沒在水下,因為我們熟悉這些木樁的位置,所以像往常一樣踩著木樁的位置就過去了,你怎麼不問一聲呢?”
初到職場,對於每個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講都是新生,不論你的學曆是高還是低,都要重新開始,學曆不能代表能力,文憑又不能證明水平。踏踏實實地在職場裏學習親身經曆,來積累經驗。尊嚴來自能力,能力來自經驗,經驗來自實踐。經曆就是財富,經驗又是最好的老師,他會指導你提高做事的效率,避免犯錯,更快更好地把事情做好。
學習是個終身的事情,活到老學到老,特別是當今飛速發展的今天,知識也是在快速地更新,麵對社會這個大舞台,對於剛走出大學校門的畢業生來說,是又邁進了一個新的校園,一切都要從頭學起。社會需要的人才是把所學到的要用出來,知道+做到=能力,不是像有些人所想的那樣,手裏拿著名牌大學的畢業證書,就覺得自己已經具備這方麵的能力,怨天尤人,怪沒有伯樂來識自己的千裏馬。幾年前我在辦公室麵試項目經理,有一個大四的帥哥前來麵試,身邊還領著一位美女情侶。進屋就說:“我要麵試你們那個項目經理。”我問他以前都做過什麼?他說還沒有畢業呢?我說廣告上的要求條件是工作兩年以上,他說我沒有細看,我說:“如果你對我們公司感興趣的話,我們這裏還在招聘業務員,你可以先鍛煉一下,有了能力之後,可以提升為部門經理。”他說:“業務員是不是員工。”我說:“可以這麼理解。”他很憤怒地站起來,用力一拍老板台,用手指著我大罵:“你們這些老板,是在浪費國家人才,黨和國家培養我們大學四年,你居然讓我來給你們當員工,我要投訴你們。”說完轉身拉起他的情侶走了。
對於一個部門經理來講,至少要在企業工作過兩年以上,隻有你被管過,同時又學到別人是如何管理團隊的,這樣你才能慢慢地提升你的管理能力。能力不是憑想的,也不是憑說的,是真槍實彈地做到。真正的管理不是技巧問題,它是一門藝術,它是一個人綜合能力的升華過程。它需要時間+閱曆。
在你準備從事某項工作時,要多問一問這項工作都需要哪方麵的能力,然後就要刻苦地去練習和加強。以講師為例。表達、演講、發揮、控場等能力。眉毛上的汗水和眉毛下的淚水二者必選其一。每一份私下的努力都會有倍增的回報。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把自己真正地鍛煉成一位知道+說到+做到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