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成功篇(1)(1 / 3)

知識不變成智慧去創造的話等於攀登紙糊的樓梯。

每個人的成功,首先需要一個水平台,對於大學生來講就是要進入職場工作,隻有工作才能展示你的才華。

路在何方

給自主創業同學的幾點建議

一、籌集資金

資金是企業生存的命脈,統計學告訴我們,大部分的企業死少資金上。雖然說錢不是萬能的,但對經營企業來說,沒錢是萬萬的。就像汽車離不開油一樣,不論你的車有多好,沒油鐵定玩不轉想起程遠行,那就先加好油吧!

二、分析趨勢

未來什麼產品使用的人數越來越多?

未來什麼產品使用的次數越來越多?

創業所製造的產品要市場化。不論你認為你所製造的產品有多麼的好,而沒有市場隻能留在實驗室裏了。比爾蓋茨在當時看到了二十年以後的商業趨勢,所以他成功了。

三、把握機會

機會是指天時、地利、人和具備時,該出手時就出手。成大業者都是在正確的時刻、正確的地方、做了正確的選擇。

四、複製係統

係統是一套流程。在這裏指同類企業其它公司的一套成功經驗,它會幫你省時、省力、省錢。聰明的人把別人撞得頭破血流得到的經驗拿來使用;愚蠢的人自己撞得頭破血流去尋找經驗。

五、端正態度

千萬記住不要有急功近利的心態。創業的你是一個成長、成熟的過程。製定出短期、中期、長期的發展規劃,按部就班,一步一步地走。井是要一鍬一鍬地挖,錢是要一點一點地賺,企業是要一步一步地發展。

挖井會遇到沙子和石頭,賺錢會遇到痛苦和辛酸,企業會遇到風險和障礙。勝不驕、敗不餒。端正心態,你要和你的事業一步一步成長、成熟。創業有許多的學問,是一個由理想到現實的過程。關於創業的一些相關的知識、技巧,在《大學生擇業與就業手冊》裏有詳細說明。

擇業與就業

到底是先擇業還是先就業,這是最近幾年來一直困擾著畢業生的一個問題,大學生找工作難這一問題,確實是會令畢業生發難的事。先擇業吧!工作單位又很少接收新畢業的學生,先隨便找一份工作吧!又覺得自己所學的專業被荒廢。先來看一看賣豬肉的報道。

賣豬肉崗位1300碩士爭:

曾一度被視為就業難典型案例的“北大學生賣豬肉”,眼下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所接受,記者25日獲悉,廣東一家食品企業開出了30多個賣豬肉的崗位,不想引來1300多名應聘碩士生應聘。

“太驚訝了,原來我們隻計劃聘15個研究生,沒想到報名的有1300多人,公司討論後又加了一倍的崗位。”招聘公司負責人表示。為什麼請碩士來賣豬肉“素質高啊!”他回答得很直接,不過,即使年薪10萬元,碩士們還是得從賣豬肉幹起。記者發現,應征者不乏IT、金融等專業人才,對於碩士們幾乎以43:1的比例來競爭一個賣豬肉的職位,暨南大學人力資源管理教授楊廷坊認為,這是一種正常現象。今年受金融經濟風暴的影響,就業形勢不盡如人意。現在的畢業生找工作更為務實,有8到10萬的年薪,誘惑很大。

在本書出版前,新聞報道大型洗浴在招收本科生做搓澡工,已有30名被錄用,現正在擴招。

其實擇業與就業的問題要辨證地看。如果你所學的專業社會允許你去選擇企業的話,那你就去擇業,選擇一家自己覺得喜歡或是滿意的企業。如果你所學的專業社會不允許你選擇的話,那就先就業來鍛煉自己,有機會或自己的社會經驗成熟些再作調整。有句話說:“成功之前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成功之後再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我們不能改變社會現狀,但我們可以先改變自己。

其實,我覺得不在於先擇業還是先就業,問題在於該如何擇業和就業,這是最基本的問題,把這個問題解決了,畢業生就不會再有恐慌心理,也不至於成了NEET族(肯老族)。事實上,企業是非常需要人才的,不用說是不是人才,就是人也是非常需要的。畢業生是急著找工作,企業那裏也是急著需要人,難以對接的是畢業生不知道企業到底需要什麼樣的人,就憑著自己的想法亂投簡曆,有的人認為畢業就會有企業主動接收,還有的人認為自己是千裏馬,隻是缺少伯樂,一旦有伯樂,自己就會馳騁千裏。這些想法本身就是不實際的。來看一看比爾·蓋茨先生給大學生的建議吧:

1.人生是不公平的,習慣接受吧!

2.這個世界並不在乎你的自尊,隻在乎你做出來的成績,然後再調整你的感受。

3.你不會一離開學校就有百萬年薪,就會馬上成為公司配屬司機的副總裁,二者都必須要你努力來賺得。

4.如果你覺得你的老板很凶,等你當了老板就知道了,老板是沒有工作任期保障的。

5.在快餐店打工並不可恥。

6.如果你一事無成,不是你父母的錯,所以不要對自己犯的錯發牢騷,從錯誤中去學習。

7.在你出生前,你的父母並不是現在這般無趣,他們變成這樣是忙著付你的開銷,洗你的衣服,聽你吹噓自己有多麼的了不起。所以在你拯救被父母這代人破壞的熱帶雨林前,先整理一下自己的房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