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投矛的威力(2 / 2)

不過標槍與弓弩、投矛不同,它設計的目的不是為了在遠距離上殺傷敵人,而是為了在士兵投入近戰之前,突然攪亂、傷害敵人,破壞其作戰隊形,從而為我方近戰創造有利的條件。

想想吧,雙方精銳戰兵頂盔貫甲,手持刀盾逼近。對方士兵正向我方發動衝鋒,突然前麵斜上方一撥一米多長、七八斤重的標槍飛射而來,頓時將對方的士兵射倒一片。用盾牌擋住標槍的,標槍也是釘在盾牌上麵或者是直接將盾牌崩裂!

以後有了弓弩手可以考慮淘汰投矛手,但是卻可以培養標槍手。標槍與弓弩的作用不同,互相搭配效果十分好。用弓弩對付遠處的敵人,對其造成殺傷;用標槍擾亂敵人的陣型,為接戰的部隊創造優勢。

現在的敵人是沒有經過訓練的黃巾軍,他們在戰場上也許很狂熱(劉備那次不算,黃巾軍當時在行軍,士兵和老弱婦孺以及輜重夾雜在一起,又是被突襲,完全沒有反應過來),但當他們在戰場上被痛擊,在經過鮮血洗禮之後,狂熱會很快褪去,膽怯與驚恐反而會充滿他們的心靈。

狂熱一向是一把雙刃劍,在攻擊敵人時敵人會士氣降低,軍心浮動,畢竟看到這麼多悍不畏死、麵容扭曲的黃巾軍衝過來還是很震撼的。

但是如果不能一鼓作氣拿下敵人,那麼狂熱過後緊接而來的是恐懼與疑慮。黃巾軍士兵對於死亡的恐懼,對於勝利的懷疑,甚至會發生無意識的狂亂!

所以黃巾軍初期攻城拔寨所向披靡,那是因為對手是未經戰事的少量郡兵!己方絕對的數量優勢更加強了狂熱的勁頭,顯的勢不可擋,毫無韌性、未經訓練和戰事的大漢郡兵自然是一擊既潰。

而黃巾軍的一場場勝利又加強了他們的信心,相信黃巾天下必然到來,打起仗來更加勇猛。漢軍則未戰先怯,臨陣便先輸了一籌,又怎麼能是黃巾軍的對手呢?

如此竟然讓黃巾軍勢力越來越大,各個州郡陷落城池無數,許多官員、豪族被殺,進而籠絡、裹挾更多百姓加入黃巾軍,一時有席卷天下之勢!

此時盧植正與張角大戰於冀州,盧植手下有宗員率領的數千烏丸騎兵,還有北軍五校主力,這些都是久經戰事的精銳。以這些精銳為骨幹,再加上從冀州收攏的郡兵作為皮肉,打的張角完全扛不住,盡顯名將風範!

而皇甫嵩和朱儁各領一軍,控製北軍五校部分士兵、三河騎士及剛募來的精兵勇士共四萬多人,討伐潁川一帶張寶、張梁所領的黃巾軍。

然後朱儁又上表招募下邳的孫堅為佐軍司馬,緊接著神上使張曼成攻殺南陽郡守褚貢,響應張角。

此時朱儁軍已經被張寶、張梁所敗而撤退,皇甫嵩獨木難支,唯有與朱儁一起進駐長社防守,被兩兄弟率大軍緊緊包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