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都不傻嘛(1 / 2)

劉備讓軍士們把飯團分給郡兵,眾人對劉備十分感激,紛紛稱讚其仁義。

對於劉備這麼明目張膽的收買人心,鄒靖沒意見,郡兵裏的軍司馬們就更沒意見了。其一是劉備大破黃巾的名聲被韓浩宣揚出去了,眾人對於跟著劉備出戰信心十足。其二是郡兵在東漢並不是常設的,無戰事的話一般隻有州郡所在的城市才有少量的郡兵。

幽州處於邊地,雖然郡兵不少,但是都被刺史郭勳抽調去迎戰黃巾了,結果郭勳兵敗被殺,帶去的郡兵也十不存一。

而現在鄒靖帶領的是一群臨時征召的、沒有軍營生活、訓練經驗的新兵,在平亂之後大多是要被裁撤的,所以劉備拉攏就拉攏唄,反正不是那些軍司馬自己的兵,留不住。還是和劉備搞好關係,上了戰場好多賺點軍功才是王道!

漢代作戰部隊實行正規的部曲製,營的主管為校尉,鄒靖所領的便是一營人馬,一營一般情況下下轄一個部,戰時滿編為五部。而部的長官為軍司馬,下轄兩個曲。一個曲一般為兩百人,長官是軍侯,下轄一般是兩個屯。一屯一百人,長官為屯長,下麵就是隊率和什長,伍長了。

如鄒靖此次領兵,手下每個曲都是五百人,一共十曲五部,共五千人。

到了下午接近傍晚的時候,大軍行進到一個鎮子附近。鎮子旁邊有一條小河,附近的村落就分布在河的兩岸。軍營就在河邊設立,這樣取水方便。因為明早就要走,所以輔兵們隻是用木樁圍著軍營圍了兩周做個簡易的軍營。木樁長約一米半,下半截削尖之後放在火裏燒過,略微碳化,防止木樁受潮腐爛。

這樣在軍營外簡易的圍上兩圈木樁,兩圈木樁直接間隔丈餘,中間再挖上一圈壕溝,就算遇到襲營也可以拖延一下,給部隊反應的時間。

雖然以黃巾軍的素質不可能發動夜襲,但是這個設立營寨的習慣還是要養成的,以後和諸侯對戰可沒現在這麼容易。

鄒靖軍自然準備沒有那麼齊全,直接就開始設立營帳了。雖然鄒靖軍的輔兵們分工明確,但因為是新成立的軍隊,互相不熟悉,幹起活來弄的一團糟,各種叫罵聲不斷。

一旁劉備軍雖然也是初次設營,但在三兄弟和簡雍、王啟的指揮下表現的要好的多。現在劉備軍有戰兵一千五百人,輔兵五百人,工匠營一百人。其中輔兵五百人是在薊城附近流民裏新近招募的,戰鬥力稍弱一些。

軍隊裏輔兵一般占總數的十分之二,主要是火頭軍和輜重兵,一般是不用上戰場的。不過韓浩自然不打算浪費這些輔兵的戰力,畢竟都是流民裏強壯的,吃飽飯再經過訓練之後也不比戰兵差。

鄉中三老、薔夫、遊檄等人帶著村民帶了些蔬菜、魚肉來****,劉備、關羽出麵接待他們,讓他們放心,大軍是路過此地,定然不會擾民。

鄉中各位聽了此話稍稍安心,又得知對麵是劉備,頓時笑容滿麵。連連誇讚劉備是個仁義君子,若是劉備領軍便無憂雲雲。

劉備一邊與他們客套,一邊再次感歎韓浩當初釋放老弱並供給事物的做法是多麼明智的做法。隻要對老百姓好一點,他們便會十倍、百倍的回報,世界上哪裏還有比這更好的買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