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長平之戰的黑幕(2 / 2)

“趙括為什麼要主動出擊而非在陣地據守?難道他不知道據守更為有利?”韓浩搖了搖頭,給眾人科普了一下長平之戰的背景和廉頗的戰略,“……廉頗在趙軍與秦軍數戰不利的情況之下依托有利地形據守營壘,以逸待勞,以此使秦軍疲憊。”

“實際上,廉頗準備以以逸待勞的方式首先挫殺秦軍的銳勢,然後等待有利時機再出擊。而兩軍長期相持,對於遠征千裏的秦軍來說,實際上意味著走向失敗。秦軍曆來善於突進急擊,隻有速戰才能成就大功,而攻勢一旦受挫,往往就會導致士氣的凋敗和進攻實力的摧折。”

“而後趙國欲與秦國議和,卻被秦國算計,不但議和不成,而且使趙國失去了各國的幫助。”韓浩挑了挑眉,“趙王舍不得給各國好處,期望秦國知難而退,簡直是愚蠢。卻不知這早已不是春秋時期,秦國要的是吞並天下!”

“而後趙括去前線代替廉頗,秦國以白起代替王齕。這真的隻是簡單的離間計那麼簡單麼?”

眾人肅穆不語,都睜大眼睛看著韓浩。韓浩喝了口水,咂嘴想著,“沒有茶葉喝真不爽。”

“此時趙國已經國力衰竭,府庫空虛了。再堅守不出的話,趙軍很快就沒有軍糧了。而秦國早已占據巴蜀天府之國,錢糧、兵士遠勝趙國。”

“趙國北疆常年與匈奴作戰,練有精銳騎兵,皆是訓練有素,作戰經驗豐富。尤其是長於弓弩騎射,正是野外正麵作戰的強力兵種。這也是趙括敢於接任廉頗的一個原因。”

“其實趙括知道,自己不過是廉頗的替死鬼而已,隻是趙王為了保住廉頗丟出來的棋子。”

“什麼?”劉備忍不住問,“趙王是為了保住廉頗?”

“唔,確切的說是為了保住名將以保證對他國的威懾吧。”韓浩撓頭,“此戰趙國必敗,隻看能從失敗中搶救些什麼,能讓秦國付出多大的代價!”

“藺相如認為趙括並不能如趙王所料,頂著秦軍的壓力撤軍。而趙母更加了解趙括,認為他可能會給趙國帶來更大的損失。但趙王還是堅持己見,派了趙括前去替代廉頗。”

“趙括去了前線,自然不願意白白背負敗軍的罵名。要知道,趙括也算是兵法大家,若再經戰事磨練,以後必定能成為直追武安君白起的一代名將!於是他便派軍出擊,想占些便宜再撤。”韓浩歎了口氣感歎,“卻不料遇到了武安君白起,未來的‘武安君’遇到了現在的武安君。結果自然是大敗虧輸,把數十萬大軍和自己的性命盡數斷送了。”

“原來真相竟是如此麼……”劉備等人感歎,“趙括是代人受過,而且也不是無能之輩!”

“你們以為,真的是這麼簡單麼……”韓浩悠悠的說道。同時心裏感歎“政治啊,果然是由人心中最黑暗的部分凝結而成的。以最黑暗的手段來行所認為的利國利民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