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是中國有記載的第一個世襲王朝,它的建立,標誌著我國從原始社會進入到奴隸社會。奴隸製雖然野蠻殘酷,但它的出現順應了曆史潮流,提高了生產力。
陰謀的種子
堯舜的時代,部落聯盟內采用“禪讓”的方式“選賢與能”,推舉聯盟的共主。舜在位的時候,天下洪水泛濫。禹橫空出世,用“導”的辦法梳理河道,製伏了洪水,百姓得以安居樂業。舜在晚年時就把位子禪讓給了禹。禹建立了夏朝,並製定了很多製度。禹年老後,人們推舉伯益做禹的繼承人,這本來是理所當然的事,但是禹的兒子啟卻是個野心勃勃的人,他時刻覬覦著父親的權位。
釣台之享
禹死後,表麵的平靜眼看著要被打破了,大家都預感到山雨欲來。伯益作為法定繼承人,自然要繼承禹的位子。但啟早就磨刀霍霍,一場大戰不可避免地爆發了。由於啟已經暗地裏準備了很久,所以伯益被打敗了。啟為了慶祝勝利,舉行了宴會,公開宣布自己是夏朝第二代國君。從此,父亡子繼的家天下製度便取代了任人唯賢的公天下製度。隨著王位世襲製的確立,以國王為中心的國家機構體製也隨之建立起來。
有扈氏的反抗
新事物的出現,不可能沒有反對的聲音。夏啟雖然打敗了伯益,建立了新製度,但還是有很多人並不同意他的做法。有扈氏是一個部落的首領,他第一個起來反對夏啟,要求夏啟把位子讓給伯益。兩支軍隊展開了激戰,風雲變幻,血肉橫飛,但這次輸的卻是不可一世的夏啟。
政權的鞏固
一些狂熱大臣叫囂著應該立即重整兵馬,再打一仗。夏啟冷靜地分析了形勢,認為人心的歸屬才是關鍵。於是他嚴格要求自己,每天隻吃粗茶淡飯,還尊老愛幼,重用賢能的人。過了一段時間,夏啟的聲譽日隆,人民都認為他是個好君主。這時,夏啟又發動了對有扈氏的征討,徹底擊潰了有扈氏的軍隊,家天下的製度終於真正確立了。
曆史回音壁
傳說禹治水到了一個險峻地方,隻能變成黑熊疏通水道。為免驚嚇妻子,他便與送飯的妻子相約擊鼓為號。有一次,禹不小心一腳踩中大鼓。已有身孕的妻子送飯而來,看到大黑熊,非常害怕,逃走化為石頭。禹對著石頭大呼:“還我兒子!”石頭裂開,中間有一嬰兒,因此取名為“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