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宇星不知道的是,此時,也就是首都時間16點30分,日國國家安全保障委員會,正在召開討論會,商討如何應對“鳥海”驅逐艦隊東海戰事失敗後的國家應對策略。
東海戰事已經結束14個小時了,而日國政府才召開國家戰略應急會議,這不是日國政府和軍方對海軍東海戰敗的情報反應遲鈍,而是他們在等待有關這場戰事的全麵情報,盡可能做到準確評估戰敗的原因,製定更切合實際的國家應對戰略。
日國政府在等待的就是“鳥海”號驅逐艦隊的獲救官兵們,以及從他們的直觀感受中,所領悟到的北朝艦隊的真實信息,還有他們對這場海戰的詳細描述、對北朝海軍艦隊武器裝備的分析情報等等。
日國軍方獲悉,在艦隊沉沒後的四小時左右,一艘米國的商船經過戰場附近,獲取求救信號後,他們趕到了事發現場,米國商船用了兩個多小時將落水的日國官兵救了上來。而日國的救援船在今日淩晨3點半出發,在日國落水官兵被米國商船營救上商船時,它們距離事發現場還有五個多小時的航程。
日國救援船在和米國商船移交了日國艦隊幸存官兵後,此時距離這次海戰結束已經過去了十多個小時,日國幸存官兵經過簡單的休息,就開始整理海戰的經過,分析北朝海軍的戰力和戰術,以及艦隊在這場戰事中的得失。這些信息通過軍事衛星,以最快的速度傳給了防衛省,防衛省又逐條整理,最終才形成一份詳實的情報,拿到了國家安全保障會議上研究討論,並作為製定下一步國家策略的依據。
在這十五個小時裏,日國政府和防衛省對東海海戰,沒有發表任何消息和評論,日國皇室也一直保持著沉默。然而米國商船的船員卻沒有隱瞞事實真相的義務,他們更樂於將他們所掌握獨家新聞,賣給需要這些東西的國內新聞媒體。他們在向日國落水海軍官兵伸出援手的同時,就已經用自己的通訊設備,將這場日、朝海戰的戰況發給了米國的各大通訊社,著實地賺取了一筆外快。
米國各大新聞媒體,第一時間將這震撼世界的消息在自己的新聞媒介中發布了出去。一石激起千層浪,短短的時間內,歐洲媒體開始轉發這則讓人大跌眼鏡的日、朝海戰消息。各國軍事分析家開始活躍在各式媒體上,對兩國的交戰情況大放厥詞,並將日國戰敗的原因指向,華國海軍在東海對北朝海軍的暗中支持上。這一論調竟然得到了大多數米國和歐洲受眾的支持。
米國和歐洲的網友對華國是罵聲一片,華國由此受到無妄之災,躺著也中槍,可見西文民眾對華國又愛又恨的矛盾心理,華國的經濟高速發展,實實在在讓西文具有天然優越感的民眾產生了恐懼。
米國的一家新聞網站,不知是出於什麼目的,發表了一篇題為《華國要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戰嗎?》的文章,矛頭直指華國,將東海發生的日、朝海戰的幕後原因歸結在華國的身上。認為華國政府開始武裝具有侵略性的北朝政府,意圖驅使北朝政府挑戰米國在亞洲的戰略利益。
華國媒體紛紛站出來應戰,指出戰爭的深層原因,是日國軍國主義的複活和米國對日國右翼勢力的縱容,挑起東海戰爭的幕後凶手不是別人,正是打著“東亞再平衡”幌子的米國政府,以及一直不反省侵略曆史,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甲級戰犯當成英雄崇拜的日國政府。現在日國政府已經廢除了米國主導製定的和平憲法,這是日國對米國政府挾持日國政府的否定,也是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進行反攻倒算的開始,最終,米國將會成為瘋狂的日國軍國主義的最大犧牲品,為此要付出代價的不僅僅是亞洲人民,還有米國人民。
華國駐米和駐歐洲各國的大使,也紛紛站出來辟謠,對一些蠱惑人心的媒體進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指出,這些媒體的目的不純,妄圖將華、米兩個大國拉入戰爭的泥潭,為日國軍國主義分子張目,為法西斯主義在東方複活進行輿論前導。世界各國人民,應該看穿這些不負責任的媒體的險惡用心及其核心本質,並且給予堅決的批判和抵製。
米國政府和歐洲各國政府,隻是發表了簡短的聲明,稱各媒體熱議的話題,並沒有得到有關方麵的證實,我們將密切關注事態的發展,並在適當時候做出反應。
實際上米國及歐洲各國政府和軍方已經通過不同的渠道,證實了東海海戰的戰況,隻是他們在等待日國政府對此所做出的反應。在此基礎上,他們再做出符合各國利益的選擇。
華國高層在東海海戰的第一時間就了解了戰況的全部信息,中央軍委高層更是了解陳宇星在這場海戰中所起的作用。在各國政府沒有發表任何聲明的情況下,他們也選擇了沉默,對兩國之間的戰爭行為不予置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