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夜三更,兩支兵馬抵達蕭關門下,韓遂讓馬騰先去攻關,馬騰也沒拒絕,到了蕭關門下,發現關門果然大開,入了關門也沒有伏兵,他以為是徐榮暗中策應他,心中大喜,徑自入關。
而韓遂看到馬騰如此輕易入關,更篤定他與徐榮勾結謀算自己之事,也急忙帶兵衝入關內,要與張郃聯合除去馬騰與徐榮。
入關之後,二人發現關內根本沒有守兵,心中驚疑不定,又走了兩裏,遙遙看到遠處有火光,更聽到鼓聲和喊殺聲,似乎是兩支兵馬在廝殺。
黑夜之中,看不清太多,馬騰與韓遂隻道張郃與徐榮已經開殺,此時早已按耐不住,也突然向對方發起攻擊。
馬騰與韓遂本就有仇恨,他們的部曲之間更是矛盾重重,黑暗之中,在有心人的鼓動下,十餘萬人的混戰在蕭關之內迅速展開。
黑夜之中他們沒有注意到,蕭關之門在他們背後悄然封死了。
黑夜混戰中難辨敵我,也不知造成了多少自相殘殺,韓遂與馬騰發現夜戰不利,卻怎麼也喝止不了,此時形勢混亂,就算是韓遂與馬騰想要製止也無能為力了。
大戰一直持續到黎明,雙方精疲力盡之時,四麵八方突然出現無數兵馬,向他們發起猛攻。
為了一舉擊潰馬騰、韓遂主力,除了徐榮、張郃和樊稠駐守關中的五萬兵馬外,張遼派出了高順、許褚、典韋三支精銳部隊,合計八萬兵馬,對涼州兵發起了殲滅之戰!
徐榮、張郃、樊稠、高順、許褚、典韋,無論哪一支兵馬都是虎狼之師,曆經數年訓練與磨礪,就是最弱的樊稠也不比馬騰韓遂的精兵差,何況馬騰、韓遂廝殺了半夜,早已是疲戰之師,更是混亂不堪,兵找不到將,將找不到兵,哪能抵抗六路兵馬的圍攻。
此時馬騰與韓遂哪還不知道中了計,但已是回乏力。
馬騰之子馬超自恃勇猛,帶著一支騎兵猛衝,卻選錯了對手,悲劇的去衝擊高順的陷陣營。
高順的陷陣營是最強悍的移動堡壘,在長槍重甲兵和弓箭手的配合下,馬超的騎兵被殺得大敗。兵種相克,裝備又差距太大,縱然馬超驍勇無雙,在涼州威名赫赫,卻也無濟於事。
馬超的悲劇不止於此,急忙退走的他又遭遇了氣勢洶洶的典韋,殺成一團,難以脫身。
韓遂手下同樣有猛將閻豔,勇猛不下於馬超,卻不知道他們早已在張遼和荀攸的計算中,迎接閻豔的是猛將許褚。
此時色早已大亮,眼見馬超和閻豔這兩個在涼州軍中威名赫赫的猛將也被殺得無力反攻,對涼州軍的士氣打擊是致命的,在徐榮和樊稠部曲“投降不殺”的呼喊下,大片大片的涼州人開始投降。
馬騰、韓遂見勢不對,想要衝出蕭關,退回涼州,卻哪還有機會?
張遼和荀攸費盡心思將他們調出涼州,就是為了避免他們利用涼州地利人和之勢,又哪會放他們歸去。
大戰持續了一個多時辰,馬騰最先承受不住,掛旗投降,他本就有歸降朝廷之意,此時走投無路,做出這個選擇既是無可奈何,也是順水推舟了。
韓遂看到馬騰投降,便也要投降,但他的中軍被徐榮的騎兵突破,徐榮沒有理會他的投降,直接亂箭將他射殺。
雄霸涼州十餘年的韓遂至此身死。
這也是張遼和荀攸的意思,馬騰此人還好,野心不算大,投降了不會有反複,但韓遂不同,此人反複無常,又多次弑主公殺同僚,加上在涼州頗有威望,留下也是個禍患。
隨著馬騰的投降和韓遂的戰死,涼州人徹底失去了抵抗之心,數萬人全部伏地投降,漢末最大的禍亂之一至此而平。
此時的張遼已經在長安坐鎮,隨後他在荀攸的建議下,命令高順、許褚收編降卒,徐榮、樊稠、張郃、典韋馬不停蹄殺出蕭關,兵分四路,平定涼州。
得知馬騰、韓遂敗亡,涼州震動,有幾股豪強和羌族兵馬意圖反抗,皆被雷霆掃平,全部斬殺,餘下諸郡再不敢反抗。
一個月後,除卻隴西郡,涼州諸郡皆平,徐榮的騎兵更是遠征張掖、酒泉。
兩個月後,寒冬之際,隴西宋建在霹靂車和床弩的猛攻下開城投降。
至此,混亂了十數年的涼州全境納入張遼的版圖,隨後張遼與荀彧等人商討,分派官吏前往涼州任職,迅速安定地方,恢複民生。
軍事上,張遼令高順重歸並州,張郃駐守涼州,許褚坐鎮關中,徐榮、樊稠、典韋遠征西域,要一舉打開斷了幾十年的絲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