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七章 逆商的修煉2(2 / 3)

一個問題是:哪些證據我未加控製?

答案是“沒有”。但在理論上卻可能有。在本例中沒有“無助”等證據存在。現存的事實是硬盤壞了,電腦不能正常工作,其他的都隻是猜測而已。

為什麼往壞處想呢?我們沒有理由在未被證實之前就承認完全的失控。如果你因頭疼去看醫生,你會在得到結果之前就認定是腦瘤嗎?所以不要過早下結論,尤其當這個結論對你有害時更不要如此。如果沒有更多的信息,請不要認定事情已經失控。

另一個問題是:哪些證據使逆境滲透到生活中其他領域?

低逆商的人總是對“多米諾骨牌效應”提出質疑,他們看不見由壞事件引起的連鎖反應,這使他們很容易被逆境所打垮。他們傾向於用壞的假設來代替現實,而他們往往不能承受這種假設帶來的打擊。因此,你必須把你的假設和你所知的事實分離開來。

事實上,當逆境影響了你生活的其他領域時,事先並沒有證據表明一定要如此。所以這個問題的答案也是“沒有”。

還有一個問題是:哪些證據使逆境比實際存在了更長的時間?

總有一些原因使逆境持續得更長久,但卻少有證據能證明確定如此。所以這個問題的答案也像前兩個問題一樣:沒有。

還是回到硬盤壞掉的這個例子,你的反應可能是:“啊,全完了!所有工作毀於一旦,另外,這種事有一就有二。努力也沒有用,我想我的升職沒戲了。”

乍一看,似乎有許多證據支持你的這種反應,而仔細分析一下你會發現,一定會失控的證據其實根本就沒有。

最後,你有必要去采取積極的行動。

像前麵的步驟一樣,要采取行動,可以向你自己提出六個精心設計的問題:

我還需要一些什麼信息?我怎樣得到?

我怎樣做才能對逆境有哪怕是一點控製?

我怎樣才能控製逆境的擴散?

我怎樣才能縮短逆境持續的時間?

我應首先采取上述行動中的哪一個?

我何時采取這個行動?哪一天的哪一刻?

讓我們再回到那個硬盤壞掉的例子,你可以采取好幾個行動來降低損失。上述六個問題可以幫助你組織行動。在采取行動時,你要確保逆商的每個維度都被考慮到了,並且你已消除了所有消極的反應。

在這個例子中,假設你已完成提高技巧中的前三步:觀察你對逆境的反應,並發現它有點低;找出逆境所有起源及你對結果的擁有,並發現你過度自責,且缺乏對結果的擁有;再分析證據,並發現幾乎沒有證據支持你的低逆商反應。那麼下一步,就是采取行動——在紙上寫出你要采取的行動,然後立即執行它。

就這樣,你的逆商提高了,你也就一定能戰勝那些看起來很容易對付的逆境了。

如何提升團隊逆商

如今,任何在當前遍布逆境的情況下不懈努力並獲得成功的商業與機構中,逆商毫無疑問承擔了核心的角色。

逆商研究專家通過對許多工業部門和組織的研究發現,高逆商的組織比低逆商組織在諸多方麵具有更大的優勢,如表現、生產、創造力、健康、耐力、彈性和組織生命力等。

事實上,與個人相同,逆商定義了組織抵禦與攀登及超越逆境的能力,從而使組織獲得成功。當外在環境發生改變時,逆商能極大地影響組織的警覺性、耐受性與持久力,也影響到組織的學習、創造性、生產力、業績、長期發展、動機、風險承受、進步、能量、精力、抵抗力、健康與成功。

幾年來,迪洛特與泰齊公司作為一家核算專業的大型公司,采用一個特別嚴密的流程,用於選擇公司內誰將被提升為合夥人。

經過初步的幾輪提名、實踐與會談後,最終的候選人被要求參加一次競選大會。他們作為合夥人的行動與業績能力,將在那裏被精細地評判。一些候選人會成功,另一些人被淘汰。他們承受的壓力顯而易見。

許多候選人把大會當作緊張的新兵集訓,他們從始至終都感到如同處於冰冷的槍口之下。評委會看著他們作為團體如何一起交談、提議、會談與工作。

合作候選人被安排為6~8人的團體,團體的項目要求成員們通宵工作,設計方案、收集資料並準備演示材料與最終的報告。他們必須迅速、細致並專業化地滿足假想客戶的需要。在此過程中,有的人變得沮喪、憤怒、痛苦與退縮,但其他人以最大的決心與注意力迎接了挑戰。

他們最終的考驗是向評委會(作為客戶的身份)遞交報告的過程。

在第二個不眠之夜的中途,還有兩個小時就要遞交報告的時候,選舉委員會的一名成員走進室內,那裏一個小組正非常瘋狂地做著遞交報告的最後衝刺。他宣布了一個新信息,如果新信息可靠,團體直到此刻所做的一切努力就毫無價值了。

然後,他離開那裏,回到主席台等著看即將揭曉的反應。

一位候選人立刻絕望了——“天啊,我們全完了!我們再也沒有時間了,而我們過去所做的一切都毫無意義!他們毀掉了我們所有的工作!”

災難化是傳染性的,另一個候選人加入進來,氣憤難平地扔掉了手中的鉛筆:“我簡直不能相信!我們全完了。你們這些人不明白嗎?我們在很久以前什麼都能做到,但我們現在完成不了工作,我們全都失敗了。”

正當人們的反應看來要失控的時候,布魯斯·湯普森站了起來。

“等一會,諸位。幾秒鍾前,我們還感到我們的報告非常棒。我想它真是棒極了!這會不會是他們給我們設計的圈套,由此來看看我們會如何反應?如果我們絕望了,您很對,我們完了。如果我們保持頭腦清醒,我們能稍做調整,趕完遞交的報告。我認為我們應該堅持自己的方向,並向他們表明我們是什麼樣的人。”

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受到了與他人相同的考驗,布魯斯的團隊統一起來,突破了逆境。而其他團隊表現得就沒有這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