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奸臣,如慶父、趙高、梁冀、董卓、來俊臣、李林甫、嚴嵩、魏忠賢、和珅等,也都下場不好,永留罵名。
與此截然相反,嶽飛“精忠報國”的英名,卻與日月同輝!
做官,首先做人,人,足踏大地,須向大地學寬厚;頭頂長空,要跟長空學博大。
讓我們回到現實。
我們的領導幹部主流是好的,但問題確實不輕鬆。請看網上掛出的文章《新華社評官員打人事件頻發:個別官員權力瘋狂》。因3元停車費起爭執,雲南一鄉政法委書記竟帶人毆打收費員,導致受害者多處軟組織受傷。近來頻頻曝出官員打人事件,個別官員的權力傲慢正變成權力瘋狂。“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係、利為民所謀”不應隻說給上級聽,更應讓群眾看。摒棄官本位意識,才能得民心,聚民意。
人不能瘋狂,瘋狂可怕。有句話,人們常說,上帝欲使人滅亡,必先使其瘋狂。凱裏原市長洪金洲狂妄地說:“在貴州省範圍內,能告倒我的人還沒生出來。”說此話的人,真是發瘋了!
《紅樓夢》中寫到“護官符”,這符不是根本管用的。道德,是最好的“護身符”。
“八項規定”重在抓“官德”,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重在抓“黨德”。中央對黨員幹部的道德建設,在強力推進,紮實開展。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是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點。
還要把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與弘揚雷鋒精神結合起來。每一位黨員,每一個領導幹部,都是“活雷鋒”了,“四風”不就迎刃而解,與群眾的關係還能不密切!
學習雷鋒好榜樣,是落實“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總要求的好抓手。“以人為鑒 ,可明得失”。以雷鋒為鏡,就可照見自己的差距;以雷鋒為榜樣,來正自己的衣冠;雷鋒精神是最好的心靈淨化劑,以此“洗洗澡”,正可洗心革麵;雷鋒精神是拯救身心的妙藥,用此對症下藥,必能治病救人。
“雷鋒精神是一麵永不褪色的旗幟,是一座永放光芒的燈塔,是我們的寶貴財富”。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應該充分利用雷鋒精神這一寶貴財富——每一位黨員麵前,都有這“永放光芒的燈塔”,就會更加心明眼亮;每一位領導幹部麵前,都有這“永不褪色的旗幟”,就會更加旗幟鮮明!
采訪田永清少將——他有“軍中儒將”之稱。他談到,當年,毛主席對時任中央軍委秘書長的羅瑞卿說:“雷鋒值得學習啊!向雷鋒學習,也包括我自己,我也要向雷鋒學習。”
毛主席在同他的秘書林克談學雷鋒時說過:“不但普通幹部、群眾學雷鋒,領導幹部要帶頭學,才能形成好風氣。”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們有許許多多的好榜樣——焦裕祿是永不過時的榜樣!
1966年2月7日,《人民日報》發表穆青、馮健、周原合寫的長篇通訊《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一個感天動地的幹部的楷模,高大在天地間。
焦裕祿,山東省博山縣人,1922年8月16日出生在一個貧苦家庭。日寇多次把焦裕祿抓去毒打、坐牢,還把他押送到遼寧撫順煤礦當苦工。他逃出日寇虎口,又逃到江蘇省宿遷縣,在姓胡的地主家扛了兩年長工。焦裕祿是受過苦難的人。
焦裕祿有6個孩子,焦守鳳是大女兒。她一直把一塊舊手表當傳家寶。她是1945年生人,作為老大她為家庭付出得格外多。幫父母幹家務,照看弟弟妹妹,這自然影響她學習,沒考上高中,她願意上學,想複讀,爸爸沒給安排;那就去縣委機關幹個打字員,她纏著爸爸給她想辦法,焦裕祿沒給辦;不進縣委,當老師總可以吧,爸爸還是不同意。學又不讓上,工作這不叫幹,那不叫幹,幹什麼呢?到供銷社副食品加工廠幹臨時工,爸爸叫她幹了這樣的活,洗蘿卜啊、切蘿卜啊、醃鹹菜啊,什麼苦活都得幹。
焦裕祿病重,焦守鳳趕去看望。他知道自己來日無多,從幹瘦的手脖子上抹下手表,用虛弱的聲音對女兒說:“爸爸對不起你!書沒讓你再讀,工作沒給你安排好的……爸爸唯一的財產,就是這塊舊手表,留給你作個紀念吧。”忍不住淚水的焦守鳳,雙手接過了爸爸的手表——她一直當作最珍貴的傳家寶的舊手表。
一個人,天下為家的時候,自己的天下就大了,胸懷就博大了;一個人,總是家為天下,自己的天下就小了,心胸就狹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