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六章 三貓讀《易》釋(2 / 2)

給幾個實例吧!

比如兩隻老虎在打架,打得你死我活,踩死花花草草無數。為什麼花花草草這些微小的生命本來已經很渺小了卻還是被這兩隻老虎興起的無妄之災傷到呢?答案是:“因為這些花花草草還不夠渺小!”你會發現兩隻老虎打架,踩死的是花花草草,卻沒有踩死地麵上滿地都是的渺渺生靈“細菌”。( 細菌在“老虎打架產生的無妄之災”這件事中就是最小的實,所以恒吉。注意嘍,不僅是吉,在這件事中還是恒吉,永遠的吉!)

也就是說,你要應總綱“吉人自有天象”就是要相當的渺小,而不是一般的渺小!那是相當的小!!!小如細菌!!!

這就是‘吉人自有天象’的真正本義!

那麼細菌什麼時候不吉呢?當它碰到和它比起來數量級差不多的物時,就會有屬於細菌自己的無妄之災了!你沒看,有些細菌常被另一些細菌吃掉嗎?不懂去請教生物老師。你可以滾了。咱們的師徒緣份到此結束。嗬嗬,開個玩笑了,能認認真真看到這裏來的人,是不可能不懂的了,在當今這個社會。

吉人自有天象,放到人事上怎麼看呢?

你現在看看“我為《易》注釋”這件事,作者我,是吉還是不吉呢?

答案是:怎麼看都不吉!

那不吉還寫?

答案是:“在人防人這件事上,有哪個人是恒吉的?人與人之間本來就是同一個數量級別上的生物!也就是說我寫與不寫,都有可能有無妄之災發生在我的身上,也就是說我寫與不寫也都有可能有無妄之災發生在你身上。明白了嗎?

但是要真不寫出來,在某一層麵(關係)上看,還真是吉的,為什麼呢?因為不寫出來,則心中之易(虛物)必竟沒有轉化成書中之易(實物)。剛剛都說了,天恒吉,是因為天至虛,所以天恒吉,要是我心中之易永遠不轉化成書中之易,則就這件事而言,我就是恒吉的。

可是把虛物轉化成了實物之後,除非在這一關係中是最小的實物形態(例如:小如細菌),否則,必然會有老虎打架傷及花花草草的無妄之災的。

天最虛,但是天至大!

吉人的天象應該是兩種:最小或至大!

也就是說如果這本書寫得不像模也不像樣,那好了,這是最小的,沒人理你,沒有人會去睬你;要是這本書寫得氣勢磅礴,至高無上,那也好了,沒有人能理你,沒有人能踩到你,可是如果這本書寫得半桶水,不高不低,則:比你高的想踩你,比你低的妒忌你,和你同一層次的人又有平之心,紛爭就多了!

看完這個作者自身的實例,你能體會如何才能做到‘吉人自有天象’了吧?方法就是要麼最小,要麼至大,如果處中間不上不下則不屬天象,吉也就不屬於你了!

還有,乍一聽,你還以為書寫得不像模不像樣是吉呢,其實真正的吉應是不寫!不寫則心中之易永遠為虛,永遠恒吉,寫了必竟不吉!

老實說,這還真是一本半桶水的書,嗬嗬。隻是現在一切都看得比較淡,也就沒有太多的所謂了,信手寫來而已。況且,人處世間,無妄之災處處,今日不知明日事,隨性而活吧。嗬嗬,別人寫書為了什麼,我寫書也就為了什麼。大家都是常人,反正也沒有聖人,熙熙攘攘而已,攘攘熙熙罷了。還不明白?我要暈倒啦,蠢到這個地步真是沒有辦法了,嗬嗬。

“哈哈,原來這小不點,一心一意釋《易》,竟是為了這麼屁大的事。”居中的貓魂讀完哈哈大笑起來。

左邊的貓魂弟不解的問道:“屁大的事是指什麼呢?”

右邊的貓魂弟插嘴說道:“笨啊,你沒見這《易》釋最後一段話嗎?”

“最後一段話?”左邊貓魂弟想了想,喃喃的念著“熙熙攘攘而已,攘攘熙熙罷了”,突然叫道:“啊,我明白了,銀子!原來這小不點不過是個凡人呀!”

居中的貓魂兄說道:“雖然俗,但也算是俗中的不俗了!”

左邊的貓魂弟說道:“俗就是俗,又何來俗中的不俗呢!”

居中的貓魂兄說道:“笨啊!這最後一段是通篇解藥!若缺了這最後一段,小不點早就被玉皇大帝劈死了!玉皇大帝最討厭自悟修道放下世俗一心想成仙的人!”

左邊貓魂還是想不通,搔著頭皮,“解藥?解藥?”,想破了頭。

這時,一個碩大的老鼠跑了過來,拜伏在地上,說道:“三位貓大哥,我想向你們借這幾頁稿紙讀讀不知可否?”

右邊的貓魂站了起來,大嚇一聲:“大膽,鼠輩竟敢在我們三兄弟麵前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