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生活這樣的說法,如今顯得有些土氣,甚至有“土包子”的氣息,與當今的時尚相比確實是老土了。今年我出差時,在某大都市寬敞的街道兩旁懸掛的巨幅廣告上看到“體驗時尚,體驗休閑,體驗生活,體驗幸福”這樣洋氣的話語。甚至還看到“享受生活,感受貴族時尚,體驗貴族氣派”的廣告詞。讓人深刻地感受到,這時代的確是富裕起來了,不能不去享受和體驗。而我仍然認為,首先應該感謝生活。感謝生活才能體會到生活的意義,不然生活就會蒼白或空虛,即使成為真正的貴族,也難以感受和體驗到生活的幸福和樂趣。於是,在我已經活了大半輩子、成為一個真正的中年人時,感到更應該感謝生活。因為生活養育並賦予我生命與精神的所有含義。
基督教徒在用膳時要祈禱,感謝上帝所賜予的食物,感謝生活所賦予的一切。我覺得,這樣的形式無非是為了不斷地提醒人們熱愛生活並不斷地創造美好的生活。我沒有祈禱的習慣,也厭棄這種形式。因為任何形式都是虛假的開始和迷信的肇端。宗教的最大特點就是利用各種形式束縛並迷惑信徒,同時將形式逐漸教義化。而且形式主義最易迷惑人,也最具有麻痹性,又是慢性毒劑。因此我隻能感謝甚至感激生活,感謝生活給予我的一切,包括苦難和痛苦。
我常常想,是生活曆練並成就了我,如果沒有生活的閱曆,僅僅隻是書本上的文化知識,我就不會有獨立的思想,就不可能看清事物的本質,感受到世間百態和人性的複雜;也就不會體會到世事的變化,人間的冷暖,真善美與假惡醜。生活的經曆使我在艱難困苦、冷暖人生中,獲得了感性的和理性的認知。我所經曆的生活成為我全部人生,困惑和痛苦,歡樂和幸福,都是不可分割的每一個部分。我感謝生活給予我的一切。於是我在感謝生活的同時,也記述了我所感受的生活。盡管我對生活的感受是膚淺的不全麵的,或者隻是十分零散的一鱗半爪,一片葉子,一個斑點,或者僅僅是一片葉子、一個斑點的某一個部分。但是我記述了我所看到和想到的那些部分,而且我覺得是真實的,沒有掩飾和矯情,記述了不同時期生活給予我的不同感受。90年代中期,我整理出版了散文詩歌集《顧盼人生》,詩文是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寫的,記述了青年末期即將步入中年時對世事和人性的一些感受。新世紀初,我與周偉、王若冰合著了《天籟水影》,表述的是對天水的人文關懷,書中我所寫的18篇文章受此限製,頌揚多於思考,未能把生活的感受冷靜地敘述出來。但是也表述了我在天水20年生活的真實感受,以及對接納並養育我的天水城的感激。《清風拂塵》這本散文集,收集了90年代中期至今的大部分作文,是我在這一時期所經曆的生活感受和思考。
今天是猴年正月十五,就在我寫這篇後記時,屋外的鞭炮聲此起彼伏,由遠至近,又由近至遠,人們的歡笑聲和喜慶的鞭炮聲融會在一起,天水城喧鬧著節日的愉悅和祥和。我分享著人們的歡樂,感受著節日的祥瑞,期盼著人們在猴年的美好生活,也欣慰《清風拂塵》這本散文集終於整理完成了。這本集子,是在我時間極不寬裕的情況下擠出節假日,在夜深人靜時整理的,斷斷續續,拖了好長時間。所以,今天能夠整理完畢,確實使我感到輕鬆和愉快。
時下,許多人熱衷於賺錢或做官,把賺錢多少或做官大小,看作人生成功與否的一個潛在的標準,已經很少有人做學問或專心寫作了。而我仍然在生活中真誠地感受生活,並不斷地舍棄某些東西,平靜地書寫我所有的體驗。看來我真的是落伍了!可是,我固執地認為,生命的生存方式應該是多樣的,生命的表現形式也應該是多姿多彩的。學養的曆練,精神世界的充實,文化修養的豐厚,對從事任何工作都是有補益的。感謝生活對我這樣的啟示和教益。感謝生活,使我能夠在冗雜的工作之餘,養成寫作這樣熬心費神的愛好,記述生活的感受。同時,也使我舍棄了輕鬆的時尚生活方式,付出了生命的真誠。感謝生活並感謝所有關愛我的人們,真誠地感謝!
2004年2月5日於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