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小兵卻沒有半分的畏懼,凜然逼近一步,喉頭裏發出嘶啞地吼叫:“還我娘的命來!”
張寶不寒而栗,連退幾步,失聲叫道:“退下!退下!來人呐,將他拿下!”平日裏言從計聽的下屬此刻卻一個個無動於衷,任憑張寶如何喊叫都無人理睬。張寶亡魂大冒,從一名黃巾兵的身上撥出腰刀來,一刀刺入了那個小兵的胸腹。
那小兵竟然是不躲不閃,任憑鋒利地刀尖刺穿他的小腹,血紅的眼珠死死地瞪著張寶,嘶吼著:“還我娘的命來——”最後氣絕倒地,但卻依舊是死不瞑目,直直地瞪著張寶。
張寶拭了一下額頭的汗水,卻覺得後心發涼,環視四周,卻見一個個黃巾兵用同樣的眼神瞪著他,張寶完全可以從這眼神之中看到這些兵士的怨念有多重。張寶連連後退,喃喃自語道:“反了!反了!”而後撒腿便跑,急急地逃離了這個是非之地。
接下來的幾日,廣宗城內的黃巾兵出現了逃亡現象,初始的時候還是個別的行為,有極少數厭戰的黃巾士兵趁夜逃離了廣宗城向城外的官兵投誠。皇甫嵩言出必行,這些投誠的黃巾兵受到了官兵的厚待,領到了回家的路費離開了廣宗。消息傳開,那些還在持觀望態度的黃巾兵不再猶豫,先是三五人一夥地結隊逃亡,發展到後來,整營的整營的黃巾兵集體地向官兵投誠。廣宗城內人心惶惶,先期逃亡的黃巾兵多是剛剛加入黃巾軍不久的新兵,到後來就是連張角的精銳主力黃巾力士中也有不少人逃亡。
張寶怒不可遏,他親自擔任巡查,但凡發現有人出城逃亡者一律格殺勿論。但廣宗城內的軍心早就渙散了,又豈是張寶肆意殺戮可以挽回的,廣宗被圍,黃巾的大勢已去,除了那些死心塌地效忠張角的人之外,不想死的黃巾兵自然都不願再給張氏兄弟賣命了。
本來按照官兵的一貫政策對謀反之人一律處斬,一旦加入黃巾就沒有任何退路,勝則生,敗則死,把所有的人都逼到了張角的船上。但現在不同了,官兵的政策大開綠燈,猶如置身於汪洋大海之中時刻有傾覆之危的人突然間看到了陸地,怎麼不令他們歡欣鼓舞。雖然黃巾軍的上層對逃亡的士兵采用的鐵腕鎮壓手段,捉到一個處決一個,但逃亡之風不僅沒有禁決,還有愈演愈烈之勢。更有膽大者,刺殺了黃巾頭目出城納降,毫無例外他們都受到了皇甫嵩的封賞。司馬俱就是在這情形下糊裏糊塗地掉了腦袋。
眼看著眾叛親離,大勢將去,張寶獨力難支,跑去和張角商議退路。張角依然一付儒雅的文士作派,氣定神閑。
張寶急道:“大哥,大事不妙,現在軍中逃亡甚眾,軍心離散,恐怕支撐不了多久了。”
張角輕輕一歎,道:“天不佑我,奈之若何?”
張寶忿恨地道:“想不到那皇甫老賊竟然如此惡毒,想到如此歹毒計策,離間我軍將士,否則我們萬眾一心,廣宗又豈能輕易失陷。”
張角麵沉似水,古井無波,淡淡地道:“廣宗城破,也就是這一兩日內之事,張寶,事不宜遲,立即執行‘天遁計劃’。”
張寶心有不甘地道:“大哥,廣宗城乃是我們的發跡之地,難不成就要這樣放棄嗎?何況我們還有數萬黃巾力士,就算是拚死一戰也不能讓皇甫老賊親輕易拿下廣宗!”
張角眼皮都沒抬一下,淡然地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既然大勢已去,死守廣宗已沒有任何意義,傳令下去,即刻執行‘天遁計劃’,不得有誤!”
張寶歎了口氣,無可奈何地退了下去。
皇甫嵩已經完成了攻城的最後布署,劉虞將率軍攻擊北門,鄭泰率軍攻打東門,南門由曹操擔任主攻,皇甫嵩則率官兵主力對西門完成最後一擊。就在這時,叛逃而來的黃巾兵帶來一個重大的消息,守衛西門的黃巾將領杜威願獻出城門向官兵投誠。
這個可是一個利好消息,真要是有守將獻城投降,官兵便可兵不血刃的攻入廣宗城。聽到這個消息,眾將皆是歡欣鼓舞,想不到戰局的發展竟然能如此順利,隻要拿下廣宗,黃巾之亂也就將徹底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