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5章 攻心為上(1 / 2)

劉澤直言道:“為戰者,攻心為上,攻城為下,目前廣宗的黃巾軍之中,皆是河北諸郡國之農民,現在冀州諸郡皆已光複,黃巾兵的家人父母多在朝庭管轄之下,人心都是肉長的,有幾個兒郎不思鄉思親。昔日高祖圍項羽於垓下,四麵奏起楚歌,西楚霸王手下的百戰勇士莫不滄然涕下,軍心渙散全無鬥誌,項羽最終也無力回天,自刎於烏江。今日張角困守孤城,鐵了心與廣宗共存亡的黃巾兵恐怕沒有多少,更多的黃巾兵是被張角這些人挾迫上了戰車,如果我們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喊出首惡必懲,脅從不問的口號,相信許多不願再為張角賣命的黃巾兵會放下武器投誠過來,反之若我軍還是一貫堅持一律嚴懲不貸政策的話,賊兵畏死,與其俘後被殺倒不如拚死一戰,置之於死地而後生。所以末將認為,攻下廣宗其實不並難,隻要能瓦解賊兵的鬥誌,動搖守兵的決心,其城可立破也。”

皇甫嵩默然地點點頭,道:“潤德所言極是,先前在長社之時,潤德便勸我不可擅殺俘虜,我還曾言此為婦人之仁,看來我真倒是錯了。”

劉澤道:“屠殺戰俘本來就是雙刃劍,雖然可以使賊眾畏懼,但卻絕了賊人的退路,螻蟻尚且偷生,何況是手拿刀槍的黃巾兵。為了生存,沒有人會輕言放棄,幾十萬人拚死一搏,真要是想拿下廣宗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皇甫嵩沉吟一下,大聲地道:“傳我軍令,除了張角張寶等黃巾賊首之外,凡是主動放下武器投誠的,一律免死!凡臨陣倒戈擒殺賊首的,一律論功行賞。”中軍官領命而出,張貼布告,相信沒過多久,廣宗城內城外,遍傳此消息。

曹操撫掌大笑道:“潤德此計甚妙,不戰而屈人之兵,乃上上之計。”

劉澤含笑不語,在場諸位不乏曠世名將,但若論搞政治思想工作,恐怕誰也沒有劉澤有心得,翻看現代戰爭史,蔣某人的八百萬大軍還不就是敗在毛偉人的思想政治工作上。

其後的幾日,官兵對廣宗城圍而不攻,派出了多名嗓門大的士兵衝著城裏喊話——首惡必懲,脅從不問,投降免死,立功封賞。還派出多名的弓箭手,將寫有這些話的布告裹在箭上,射入城中。皇甫嵩還派人到附近郡國將黃巾兵的家屬請來,在城下喊話,勸他們的親人放下武器,出城受降。

這些人中有白發蒼蒼的古稀老者,有布衣荊釵的中年婦人,還有嗷嗷待哺的繈褓嬰兒,被請到廣宗時都嚇得魂飛魄散,以為官兵要誅連九族,但官兵不但沒有治他們的罪,反而以禮相待,賜以酒食,不禁對官兵是感恩帶德,自然對官兵要求給城內的子弟喊話時不遺餘力。

“三兒呐,別再給叛賊賣命了,隻要你們放下武器,朝庭就赦免你們無罪了。”

“小四,回家吧,家裏的田都荒了,再不回來你爹娘都快餓死了。”

“孩他爹,你咋這麼狠心呀,一走就是兩年多,要我們娘倆可怎麼活呀?”

“……”

城下的喊聲此起彼伏,城上的黃巾兵是內牛滿麵,城下的百姓,有許多正是他們的親人,隔著城牆,咫尺天涯,卻不能相見,不由地悲憤欲絕。就算沒有親人在此,此情此景,又怎不令人動容,想想自己的親人,生離死別,音訊皆無,許多黃巾兵都是泣不成聲。

張寶此時正在城上巡查,見狀大怒,一麵大聲喝斥守城的黃巾兵,一麵向親兵討要過一張弓來,拈弓搭箭,向城下射去。不知是張寶射術精湛還是誤打誤撞,這一箭不偏不倚,射中了一個白發老婦的的咽喉,當即便氣絕身亡。

這一箭在在城下造成了很大的慌亂,那些平民百姓一看出了人命,嚇得連連後退,剛剛那嘶聲力竭的呼喊全然不聞。

張寶倒有幾分得意,輕蔑地道:“一群刁民!”

正待他收起弓時,身邊傳來一聲慘呼:“娘——”一名黃巾士兵撲在了城垛上,向外探著身子,急切地呼喊著,若不是身邊有其他的人拉著,他很有可有縱身跳下城牆。而後他憤然轉身,對著張寶怒目而視,兩道讓銳利的寒芒直刺張寶的心底。

張寶萬沒想到一個小小的兵卒竟然用如此仇視的目光瞪著他,一時之間心慌意亂,倒退了幾步,不過他旋即鎮定下來,厲聲喝道:“大膽!竟敢對本將軍無禮,還不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