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莊嚴光輝,充滿歡樂和愛,住著生前正直行善的人,他們享受著永遠的幸福,充滿上帝的光和愛。但上帝的形象卻如電光一閃,迅即消失。於是,幻象和《神曲》也戛然而止。
詩人就這樣遊曆了地獄、煉獄和天堂。他在地獄和煉獄中還曾經描述過這樣的一個故事。有一個人遇到了一位天使,天使說:“來,我帶你去遊曆天堂和地獄。”那個人就高高興興地跟著天使去了。當他來到地獄後,就看到了一個屋子,屋子中間放著一排長長的桌子,兩邊坐滿了人。他們都拿著筷子,筷子不比我們現實中的筷子,那些筷子都有一公尺長。剛剛聽到一聲開動,兩邊的人就都爭先恐後地夾起菜來往自己的嘴裏送。可是,由於筷子太長了,根本就沒有人能把菜夾到自己的嘴裏去。這樣一來,筷子就打起架來,當然拿筷子的人也就打起架來。每一個人都互不相讓,他們打得頭破血流,菜掉了一地,結果是誰也沒有吃成。那個人再也不忍心看下去了,他就急切地對天使說:“我們還是去天堂吧!”。於是,他又跟著天使來到了天堂,令他驚奇的是,桌子還是那些桌子,筷子還是那些筷子,兩邊還是坐滿了人,結果喊一聲開動,大家都把筷子夾起的菜往對方的口裏送。有一個受人愛戴的人,好幾雙筷子都夾到他的嘴邊。他說,慢慢來、慢慢來。那個人驚歎了一聲,似乎明白了什麼……
但丁用一個很有寓言性的小故事就說明了一個很深刻的道理,人與人之間應當遵循上帝的教導,要寬容和博愛,隻有這樣人才能和睦相處,才能接受上帝的恩賜。
(二)揭開神曲的麵紗
但丁熱情地歌頌現世生活。他認為現世生活自有本身的價值。他在《神曲》中強調人擁有“自由意誌”這是“上帝最偉大的主張”,上帝給予人類“最偉大的贈品”。他鼓勵世人在現實生活中應該堅定不移地遵循理性:
你隨我來,
任人們去議論吧,
要像豎塔一般,
任憑狂風呼嘯,
塔頂都永遠巋然不動。
詩中熱烈歌頌偉大的英雄豪傑,希望世人以他們為榜樣,振奮精神,戰勝一切艱險,去創造自己的命運。在但丁看來,坐在絨墊上或者睡在被子裏,是不會成名的,隻能是虛度一生。
但丁稱頌人的才能和智慧,他在詩中奉荷馬為“詩人之王”,亞裏士多德是“哲學家的大師”,稱維吉爾是“智慧的海洋”。他熱情洋溢地謳歌荷馬史詩中的英雄奧德修斯在求知欲的推動下,離開家庭,拋棄個人幸福,曆盡千難萬險,揚帆於天涯海角去探險,並通過奧德修斯指出:
你們生來不是為了走獸一樣生活,
而是為著追求美德和知識。
《神曲》肯定人的價值,崇尚人性的自由,召喚理性的光芒。但是,他認為人的理性在信仰的道路上行走,永遠都是望塵莫及。人的理性是盲目的,正如思想的駱駝,永遠都達不到信仰的綠洲。但丁說:“誰希望用我們微弱的理性識破無窮的玄夢,那真是非愚即狂。”他崇尚理性,但卻把信仰置於理性之上。他寫這部巨著的目的就是警戒人世,不要怙惡不悛。正如詩人所說“人生來不能像走獸一樣活著,而是應當追求美德和知識”,這種承前啟後的高超的思想,表現了他的智慧和社會洞察力。
《神曲》是一本百科全書式的壯麗史詩,透露出但丁淵博的學識。無論是從純文學還是研究靈異現象,《神曲》都應該是他擲地有聲的經典,如“愛為美德的種子”、“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遠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生活於願望之中而沒有希望,是人生最大的悲衰”等箴言警句俯拾皆是。
人類對死亡的奧秘困惑不已,各大宗教隻透露部分的實相,宇宙及靈界的遼闊超越人類的想象。從這一方麵講,《神曲》或可列入靈異文學之林,但丁把曆史上的名人一一都做了批評,尤其是那些不信鬼神的大哲學家或是那些早於基督耶穌之前的猶太教先賢。但丁認為,不信鬼神,當信因果,以免“心中無神,目中無人”。
他的《神曲》充滿了隱喻性、象征性,其中有很多都是虛指,表達了對人類智慧和理想的追求。他的詩包含四種意義,有表層的文字意義、臨照現實的寓意、規勸道德的真意、靈魂淨化的奧義。無不體現了詩人思想的深邃和偉大。在《神曲》中,作者好像不是在寫現實的世界,而是以遊幻的形式寫世外夢幻,作者又好像是句句針對著當時意大利的黑暗現實所寫。由此可知,地獄是反映現實世界,天堂是反映人類的理想和希望,煉獄則是人類從現實到理想必須經過的苦難曆程。可見,他寫《神曲》不僅要針砭時弊,而且還警告世人,棄惡從善。希望人們認識罪惡,悔過自新,去認識真理,達到最理想的境界。但丁說過他寫《神曲》的目的是“為了對萬惡的社會有所裨益”。它的思想內涵則是異常明確的,即映照現實,啟迪人心,讓世人經曆考驗,擺脫迷誤,臻於善和真,使意大利走出苦難,尋得政治上、道德上複興的道路。
我們從總體來看,《神曲》雖然是但丁根據個人的喜好而寫,可是,我們要明確一點,那就是但丁是一個支起正義之劍斬殺人間妖魔的聖徒,他所行的事符合人間道義。行善的人必有歸宿,同樣作惡的人也必有歸宿。所不同的是,行善的人,善念會滋養自己的靈魂,他的靈魂不受肉體的熏染,在回去的路途中,靈魂從哪裏來還將要回到哪裏去。而作惡的人卻不同了,他的靈魂從哪裏來將不一定能回到原地。他的靈魂會在肉體的汙染下,下墜、下降、下沉,惡有多深,靈魂就會降到多麼低。在佛陀那裏靈魂是不死的,同樣在基督那裏,靈魂也是不死的。
如果《神曲》所描述的天堂和地獄真的存在,那麼也隻有說它存在就存在,說它不存在也不存在,說它久遠也就久遠,說它逼近它也逼近。因為心是一個至善的種子,也是一個罪惡的胚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