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2 / 3)

信紙事先經過煉金術士伊斯坎迪爾處理,半年之內會自行腐爛,恰好與哈裏發剩下的壽命相差無多。但遵照伊本·穆格法的囑咐,密函仍燒成灰燼。老頭子指點江山的架勢讓艾卜·哲耳法爾·阿拔斯惱怒。如此重要的信件,他為何交給一個外來的中國使節?然而,仔細想想,不難明白範鵠是完成委托的上佳人選。王儲到底也沒弄懂,伊本·穆格法遠在巴士拉港,究竟圖什麼。

“他想要錢財,還是權勢?”

範三郎回答說,大師認定王儲是曠世雄才,他隻不過順應天意,並無非分之想。“況且,縱使殿下從未讀此信,也必能妥善處理複雜的時局,而無須旁人指手畫腳。”

“那麼,”王儲艾卜·哲耳法爾·阿拔斯雙眼射出冷峻的光芒,令人五髒六腑直透寒氣,“你又想撈到什麼好處?”

“殿下恕罪,”範鵠解釋說,自己是個局外人,幾天後就會離開哈什米葉,不久更將離開大食,“我隻盼速速歸鄉,永遠不再泛海。”

生性多疑的王儲久久盯著唐朝使者,仿佛要從他臉上讀出字來。範鵠無從探悉,他在王宮內的慷慨陳詞,令大食帝國的未來君主深受觸動。當時,波斯人伊本·泰伯禮不僅證實了唐朝副使的言論,還補充說,中國的稅賦合理,貿易公平,且全部土地均用於耕種,更有千千萬萬頭截短了尾巴的騾子,馱運文書,在驛路上晝夜奔馳。波斯商人特別強調,唐朝村鎮密集,幾乎首尾相接。而京師的規模巨大無比,周長達三日程,穿行其間需投宿開夥。聽完這番話,艾卜·哲耳法爾·阿拔斯思考多日,腦海裏一幅恢宏的藍圖悄然浮現:即位後,他將修建一座全新的都城,比舊京離光輝燦爛的東方更近,以利於接納萬國朝貢,迎獲更多財富和知識,助他百代流芳。範三郎忽然意識到,他無所希求的態度反倒會惹惱掌權者,招來殺身之禍。想到這一點,他未免驚惶。“說出你的要求吧,”艾卜·哲耳法爾·阿拔斯了解唐使的想法,“我看能否滿足。”範鵠低腰斂手,垂頭不語,深恐再次遭拒。雙方陷入僵持,可又不明白到底為什麼僵持,是討價還價的艱難開端,是道破天機的危險,是猜不透彼此的意圖,還是兩人意誌力的單純較量。門外徜徉著寂靜的庭院和熾盛的白色陽光,那個唐軍戰俘的名字始終在兩人舌尖打轉。終於,王儲打消殘暴的念頭,因為真主安拉等得太久,已很不耐煩,不想再虛與委蛇。艾卜·哲耳法爾·阿拔斯向範鵠許諾,他會釋放杜環,準其還鄉。這位營建巴格達城的哈裏發並沒有食言背信。但杜家七郎獲得自由之前,在他手下當了多年的漢匠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