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塗飾工程的維修技術(2 / 3)

⑨采用正確的塗刷操作工藝。應當先開油(墁油),再橫油、斜油,最後理油(順油)。在進行順油之前,應在桶邊將油刷內的油漆刮幹淨後,再將物麵上的油漆上下(或順木紋)理平整,做到油漆厚薄均勻一致,不要橫塗亂抹。在線角和棱角部位要用油刷輕按一下,將多餘的油漆蘸著順開,避免漆膜過厚而流墜。

⑩垂直表麵上塗刷罩光麵漆應達到薄而均勻的要求,塗刷用具不宜過新(八成新最為適宜),塗刷油漆後的平麵應平放,待表麵幹燥、結膜後再豎起。

三、底色呈現花斑

1.質量現象在光亮透明的漆膜下顯露出顏色深淺不一的斑疤。底色花斑在透明塗飾工藝中較為常見,一般產生於底層處理過程中,是清漆常見的病態之一。

2.原因分析

①基層物體表麵上有油汙、鬆脂疤、膠水印等痕跡,未按照有關要求進行認真處理,在塗刷清漆後則會出現底色花斑。

②在製作露木紋的清水活時,沒有將白坯上殘餘的膩子打磨幹淨;嵌補膩子的麵上和不嵌補膩子的麵上吸收顏色和油分不一樣,塗刷後顯出斑疤(膩子疤);對木材表麵砂磨不佳,不順著木材紋理而隨意打磨。

③在白坯麵上嵌填的蟲膠漆膩子中,蟲膠漆過濃,膩子中的顏色深於底色而留有明顯填疤;或塗刷時,反複多刷。

④在木材的白坯麵上潤水粉色,由於木紋孔隙受到水分影響而膨脹、伸縮,從而引起底色花斑;在白坯麵上塗刷水色時,由於不均勻或揩擦不到位均會留有痕跡,砂紙擦痕過深等經上色後也會留有痕跡。

3.維修方法

對於木材表麵上出現的底色花斑缺陷,在一般情況下是將塗層清洗幹淨返工重新進行塗刷。在重新塗刷時需做到以下幾個方麵。

①對於木材表麵的膠跡、油汙和白坯脫脂等,必須認真進行清理,並保持處理麵的幹燥和潔淨。木製品在塗刷油漆前,必須先滿刮膩子或抹油粉子,絕不能采取局部補嵌的方法。

②在對表麵進行砂磨時,必須按各種物麵的需求進行打磨,適當使用粗、細砂紙及舊砂紙等,並順著木紋有規則地進行打磨,將殘餘的膩子打磨幹淨,並露出木材原有的花紋。

③蟲膠漆的配方應按各種工序的需求配製,尤其是配製膩子的蟲膠漆時,一般不宜過濃,顏色須淺於底色。在進行塗刷時,排筆蘸的蟲膠漆不能過多,塗刷要快速而均勻,一般不要重複,尤其是在仿製木紋的水色麵上進行塗刷,應當更加注意。

④一般在較高級的塗刷工藝中,多數用柞木批刮油性膩子,然後再上色。對於白坯的打磨應仔細,應當從粗到細,逐步進行。也可在白坯麵塗刷10%的酒色以潤滑白坯物麵後再上色。樹脂色漿工藝著色均勻,木材無脹縮變形,適宜選用。

四、色澤不均勻

1.質量現象

色澤不均勻在透明塗飾工藝和不透明塗飾工藝以及半透明塗飾工藝中均較為常見,一般多見於上底色、塗色漆及刮塗著色膩子的過程中。

2.原因分析

①木材本身材質不均勻,對塗料著色吸收不相同,或者著色時揩擦不均勻,尤其深色重複塗刷;酒色染色後色彩鮮豔,但容易發生色調濃淡不均勻現象;塗過水色後,木質表麵因濕手觸摸或水灑,留下痕跡。

②在進行塗料配製時操作不當,如選料不科學,配合比不相同,稱量不準確,攪拌不均勻,塗刷時有沉澱等,均可造成塗刷後色澤不均勻。

③在上色後的物麵上刮塗著色膩子,由於膩子中所含的水分多、油性少而引起白坯麵上填嵌膩子的顏色深於刮塗膩子。最忌在著色膩子中任意加入顏料及體製顏料,引起色漆的底漆與麵漆不一。

④在進行塗料塗刷的過程中,在相同的基層上塗刷塗料的遍數不相同,或者每遍塗刷的厚度不一樣,或者將相同塗料、相同遍數塗刷在不同顏色的基層上,均可形成色澤不均勻。

3.維修方法

①對於深色基層上塗刷深色塗料而出現色澤不均勻時,可根據實際情況在幹燥的塗層上再均勻地塗刷一層,以達到均勻的要求。

②對於透明或半透明塗飾工藝,色澤不均勻的原因主要屬於著色膩子或底色者,應將塗層清洗幹淨,按預防措施要求返工重做。

五、慢千或回黏

1.現象

油漆塗刷後,漆膜超過規定的幹燥時間仍未達到應幹燥的程度,稱為慢幹。如果漆膜已形成,但仍有粘手指的現象,稱為回黏。慢幹和回黏都容易使漆膜表麵碰壞或沾汙,使施工期延長,嚴重的還需要返工。

2.原因分析

①油漆未根據施工氣溫情況摻加適量的稀釋劑,導致油漆過稠,在塗刷時使漆膜太厚,使漆膜氧化作用僅限於表麵,漆膜內部聚合進行緩慢,內層漆膜長時間不能幹燥。

②塗刷不能按照操作規程進行,在上一遍漆未完全幹透時,便開始塗刷下一遍漆,從而造成麵漆幹燥結膜,而底漆不能全部固結,使漆膜長時間柔軟不幹固。

③催幹劑使用不適當、品種不符、數量過多或不足,均可以使漆膜幹燥較慢或回黏。如果漆料儲存過久,催幹劑被顏料吸收而失效,也可以造成漆膜不於結。

④底漆中如果含有較多蠟質,也會使硝基漆出現慢幹和回黏現象,如蟲膠漆中加有超過10%的鬆香溶液或乙醇度數不高,也會使硝基漆麵出現慢幹與回黏。

⑤在雨霧、潮濕、嚴寒、陰暗、烈日暴曬等惡劣氣候條件下施工,都能影響漆膜的正常幹燥。在塗刷天然漆時,如果天氣過分幹燥,也易造成漆膜慢幹或回黏。

⑥物體表麵不幹淨,有蠟、油或鹽等附著在基層上,塗漆後容易產生慢幹或回黏。如果舊漆膜上附著汙物(如硫化物等),也會使原來正常幹燥的漆料幹燥很慢,甚至不幹。

⑦如果漆料中含有半幹性或不幹性油質;漆料采用了揮發性很差的稀釋劑;或溶劑中含的雜質過多;清漆熬煮時,熬煉時間不夠或硬樹脂局部受熱分解,都會影響漆膜的幹燥。

⑧漆料儲存過久或未進行密封,漆料中溶劑已大量揮發,漆料接觸空氣逐漸氧化聚合而膠化。如果使用這種塗料,雖然加入稀釋劑後能夠進行塗飾,但漆膜不易幹燥,容易回黏。

⑨在塗飾油漆時,周圍環境含有酸、堿、鹽或其他化學氣體,也會影響漆膜幹燥。

⑩混凝土和水泥砂漿等基層,未完全幹燥就進行油漆,會造成漆膜長期不幹或脫落。

3.維修方法

(1)如果漆膜有較輕微的慢幹或回黏弊病,可以加強通風,適當增加溫度,加強對塗膜的保護,再認真觀察數日,如確實不能幹燥結膜,再做另外處理。

(2)對於慢幹或回黏嚴重的漆膜,可用脫漆劑將其洗掉刮淨,再重新塗油漆。在重新塗油漆時,應注意如下事項。

①選用優良的漆料,不使用儲存時間過長的漆料,對於性能不夠了解的漆料,要進行試驗或作為樣板,合格後再使用。

②選用適當的催幹劑。常用的催幹劑有鉛催幹劑、鈷催幹劑和錳催幹劑等。這幾種催幹劑一般需配合使用,效果較好。催幹劑的加入量要嚴格控製,催幹劑加入後要充分攪拌,並放置1~2h,才能充分發揮較好的催幹效能。

③水泥砂漿等潮濕基層不能塗油漆,至少要經過2~3個月風幹時間的基層才允許塗刷油漆,含水率用專門儀器測定。如果基層過於潮濕,會嚴重影響漆膜正常幹燥,尤其物麵凝結潮氣時,必須將其擦幹,待濕氣蒸發後,方可塗漆。具體要求是混凝土和抹灰層的含水率不得大於8%,堿度pH值應在10以下;木材含水率不得大於12%。

④塗料施工應當選擇良好的環境,不得有酸、堿、鹽分或其他化學氣體;不在雨霧、潮濕、嚴寒、陰暗、烈日暴曬等惡劣氣候條件下進行施工。一般最適宜的條件是空氣相對濕度不超過70%,溫度低或冬季可酌加一些催幹劑,在室內、地下室施工要使空氣流通,使漆膜幹燥。

⑤不同類型的油漆不能混用。為防止混雜,應使用於淨的油漆刷子。

⑥基層上的蠟、油、鹽分等雜物必須清洗幹淨。對於鋼鐵製品可用溶劑擦洗;含油脂較多的鬆柏類木質品(尤其鬆脂節疤),可塗刷一層漆片(如蟲膠漆)或樹脂色漿隔離。舊漆膜應進行打磨及清潔處理,對大氣汙染的漆膜可用石灰水清洗(50kg水加消石灰3~4kg),有汙垢的部位應刷洗幹淨,預塗底漆前用稀釋劑重新清洗。

⑦塗飾的油漆稠度(黏度)應調配適當,寧可多塗刷幾遍,不要急於求成一次將漆膜塗刷太厚,每一遍油漆必須塗刷均勻一致。

⑧一般建築用漆幹燥時間不得少於24h。檢查漆膜幹燥程度的簡易方法是:塗漆前,用指甲劃底漆,當劃出的痕跡呈白色時,即表示漆膜已幹燥,可以進行塗漆。

六、漆膜粗糙、表麵起粒

1.質量現象

油漆塗飾在物體表麵上,如果漆膜中顆粒較多,表麵比較粗糙,不但影響塗膜美觀,而且會造成粗粒凸出,部分漆膜提前損壞。各類漆膜都可能出現此類毛病,但油脂漆的漆膜較軟且粗糙,酚醛樹脂漆的漆膜較脆,都比較容易產生小顆粒。有光漆外表麵光滑,毛病最明顯,亞光漆次之,無光漆不易發現。在光滑的基刷上塗刷高級有光漆,要比在粗糙麵上塗刷一般油漆容易發現。2.原因分析①漆料在配製過程中,研磨不夠、用油不足等,都會產生漆膜粗糙;有的漆料調配時細度很好,但塗刷後即出現斑點,如酚醛與醇酸清漆,混色漆中藍色、綠色及含鐵藍等漆料容易產生麵層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