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物的裝飾和保護具有多種途徑,但裝飾塗料以其色彩豔麗、品種繁多、施工方便、維修便捷等優點,深受設計、施工人員和用戶的喜愛。但是,由於各方麵的原因,塗飾工程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質量問題,對於這些缺陷應當采取措施進行及時的維修。
溶劑型塗料塗飾工程的維修
溶劑型塗料具有塗膜細膩、堅韌光潔、氣密性好、耐候性強、耐水性優、施工簡便等優點,但也存在易於燃燒、透氣性差、基層要求高、對人體健康有害等缺點。尤其在施工的過程中,也會出現很多質量問題。
一、膩子不幹硬、卷皮、開裂、塌陷
1.質量現象在進行塗刷溶劑型塗料前,要進行塗刷基層表麵的處理,處理的常規做法是用膩子刮塗在物麵上。但是,刮塗的膩子會出現如下質量問題:①油灰膩子刮塗在物麵上,幾天後仍柔軟、不幹硬、不黏結;②膩子刮到物麵上後,不能牢固地粘在物麵上反而會卷起來;③膩子發生開裂、氣泡和脫落;④塗膜幹後,出現膩子塌陷。
2.原因分析
(1)膩子刮塗在物麵上不幹硬的主要原因,是調配油灰膩子中所用熟石膏焚燒過火。
(2)膩子產生卷皮的主要原因有:①拌和膩子時,水分加得過多;②被塗飾的物麵比較潮濕,刮上去的膩子黏附不牢;③在底漆過於光滑的平麵上刮膩子。
(3)膩子出現開裂、起泡、脫落的主要原因有:①木材尚未充分幹燥,含水率大於12%;②板縫黏結不嚴密或榫眼安裝不當;③施工時有大風或物麵受烈日暴曬;④膩子刮塗得厚度過大,膩子中填料過多,相對的膠黏劑太少,膩子幹燥比較緩慢,此外,膩子附著性差也易造成開裂、起泡和脫落;⑤膩子中石膏和水的用量過多,易發脆,繼而開裂;⑥配製硝基膩子時,硝化棉的含量太高,增韌劑用量不適當,膩子幹燥後產生收縮、開裂。
(4)膩子出現塌陷的主要原因有:①頭遍膩子未幹就刮塗二遍膩子,膩子在填補窪坑時,一次用量太多,膩子幹燥後收縮而引起凹陷;②配製油性膩子補洞嵌縫時,加水過少,施工性不好,使膩子幹燥後出現塌陷。
3.維修方法
當膩子出現不幹硬、卷皮、開裂、塌陷等現象時,必須將有問題的膩子鏟除重做。重做時,要根據不同的現象采取不同的改正措施。
(1)不幹硬的維修方法。選用沒有焚燒過火的石膏粉再重新配製膩子。石膏粉是否焚燒過火,可以采取下列方法鑒別:
①已燒過火的熟石膏粉在調配膩子過程中一般會散發出臭味;
②使用了燒過火的熟石膏粉調配的膩子,有時隻有一次吸水膨脹,有時一次也沒有,且有不變色的現象。
(2)產生卷皮的維修方法
①在膩子配料中加入適量的熟桐油和清漆,即可防止卷皮,但油分不能加得太多,太多了會使膩子軟癱,沒有剛性。
②將物麵的潮氣或水珠用抹布擦淨或烘幹。
③應在上膩子之前打磨物麵,並塗刷一遍紅灰打底漆。
(3)開裂、氣泡、脫落的維修方法
①按規定的配合比調製膩子,保證其膠黏性、附著力。膩子必須刮塗在塗有底漆的物體表麵上,底漆必須充分幹燥,每道膩子的厚度不得大於0.5mm,同時往返刮塗次數不能太多。
②因木材未幹燥而引發的裂縫,應將木製品放在太陽光下曬幾天,然後用膠量大的水膠膩子將裂縫進行填實。
③用鑿子將縫邊削寬,再用有色膩子將縫隙填實補平。當板眼和榫眼鬆動時,先用小釘固定,再補膩子。
④在刮塗膩子的施工期間,應盡量避免大風和烈日暴曬,或者采取遮擋和保護措施。
(4)出現塌陷的維修方法
①膩子應分多次進行薄層刮塗,並使每層充分幹燥,逐步進行找平,切不可一次刮塗膩子過厚。
②對於出現的塌陷大洞,先用小刀將該部位的膩子全部挖出,用碎木料(屑)做成相應的形狀,蘸上膠液將洞內補實、補平,並及時擦淨餘膠,然後再補稀膩子,上顏色、塗漆。對於出現的塌陷小洞,用小刀將該部位的漆膜刮除,然後用蟲膠漆拌和老粉,並加適量的顏料調成膩子,用小刀將小洞填高,待幹後砂紙磨平,補色、塗漆。
二、油漆發生流墜
1.油漆流墜現象在垂直物體的表麵、線角的凹槽處和門窗合葉連接等部位,塗刷的油漆易產生流淌現象。輕的形成淚痕像串珠子;嚴重的如帷幕下垂,形成突出的山峰狀倒影,用手觸摸明顯地感到產生流墜的油漆比其他部分凸出,不僅浪費材料和時間,而且嚴重影響油漆飾麵的美觀。
2.原因分析
①在進行油漆配製中配合比掌握不當,尤其是當油漆中加稀釋劑過多,嚴重降低了油漆正常的施工黏度,漆料不能很好地附著在物體表麵而產生流淌下墜。
②在進行油漆塗刷時,沒有按規定的漆膜厚度塗刷,特別是當漆膜太厚,油漆的聚合與氧化作用未完成前,由於漆料的自重而造成流墜。
③在較低施工溫度和濕度過大的環境中塗刷油漆,由於油漆幹燥速度過慢,也容易形成流墜。
④在配製油漆時,由於使用的稀釋劑揮發太快,在漆膜未形成前已經大部分揮發,造成油漆流平性很差,從而形成漆膜厚薄不均勻,或使用的稀釋劑揮發太慢,或周圍空氣中溶劑蒸發濃度太高,油漆流動性太大,也容易發生流墜。
⑤在凹凸不平的物體表麵上塗刷油漆,容易造成塗刷不均勻,厚薄不一致,較厚部位的油漆容易流墜,物體表麵處理得不徹底,有油、水等汙物,油漆塗刷後不能很好地附著在物麵上,而自然下墜。
⑥物體的棱角、轉角或線角的凹槽部位、合葉連接部位,沒有及時地將這些不明顯部位上的油漆收刷,常因油漆過厚而造成流墜。
⑦選用的漆刷太大,刷毛太長、太軟,或塗刷油漆時蘸油太多,均易造成油漆塗刷厚薄不均勻,較厚的部位產生自然下墜。
⑧噴塗油漆時,選用噴嘴孔徑太大,噴槍距離物麵太近或距離不能保持一致,噴漆的氣壓太小或太大,都容易造成漆膜不均勻而自然下墜。
⑨漆料中含重質顏料過多(如紅丹粉、重晶石粉等),噴塗前攪拌不均勻,顏料研磨不均勻,顏料濕潤性能不良,也會使油漆流墜。
⑩塗刷油漆後的平麵,塗刷的油層比較厚,未經表麵幹燥即豎立放置,也會產生自然下墜。
3.維修方法
(1)流痕未幹時,即用漆刷輕輕地將流墜的痕跡刮平。如油漆黏度過大,如酚醛樹脂漆等出現流墜時,可立即用幹淨的刷子蘸鬆節油在流墜部位刷一次,使流墜的油漆重新溶解,然後用漆刷將流墜推開刮平;如果醇酸樹脂漆出現流墜,可用醇酸稀釋劑液將流墜的油漆潤溶後,再推開刮平。噴漆流墜,可用同類溶劑將之擦除,再重新噴塗。
(2)當漆膜尚未完全幹燥,在一個邊或一個麵部位出現流墜時,可用鏟刀(開刀)將多餘的油漆鏟除後,對這個邊或麵再用同樣的油漆刷一遍即可。
(3)如果漆膜已完全幹燥,對於輕微的油漆流墜,可以用砂紙將流墜漆膜磨平整,再滿刷油漆一遍即可;對於大麵積油漆流墜,則需用水砂紙磨平或用鏟刀(開刀)將漆膜全部去除,並在修補膩子後,重新塗刷。在重新塗刷時應當注意如下方麵。
①在油漆的施工過程中,應當隨時進行檢查,以便發現油漆流墜,及時進行清除,或者調整塗刷工藝。
②在正式塗漆之前,對所塗物體的表麵要認真進行清理,尤其是對灰塵、油和水等汙物必須徹底清除幹淨。
③當所塗物體的表麵有凹凸不平部位時,應當先進行表麵處理,凸鼓部位要鏟磨平整,凹陷部位應用膩子抹平,較大的空洞要分次進行填抹,膩子幹燥後用砂紙打磨平整、光滑。
④使用噴塗方法時,選用噴嘴孔徑不宜太大,空氣壓力應在0.2~0.4MPa,噴槍距物體表麵的距離一般在使用小噴槍時為15~20cm;使用大噴槍時為20~25cm較合適,並應保持一致性,噴塗時移動速度要均勻。
⑤施工環境溫度和濕度要選擇適當。一般(生漆、光漆除外)以溫度15~25℃、相對濕度50%~70%為最適宜的施工環境。
⑥選用適宜的油漆黏度。油漆的黏度與溫度有關,溫度高時,黏度應小些。一般采用噴塗方法黏度要小,采用塗刷方法黏度要略大些,如噴塗硝基清漆為25~30s,塗刷調合漆或油性漆磁漆為40~45s。
⑦每次塗刷油漆的漆膜不宜太厚,一般油漆應控製在50~70μm範圍內,噴塗油漆應比塗刷的要薄一些。
⑧選擇適宜的刷子。刷子的毛要有彈性、耐用,毛的根部應較粗,其梢部應較細,鬃毛整齊。刷門窗可使用50mm刷子;大麵積塗刷應使用60~75mm刷子。刷麵漆或黏度大的漆時,可用半口刷子(即七八成新的舊刷子);刷底漆或黏度小的漆時,可使用新刷子;塗板門或牆麵時,可使用75~100mm刷子或油漆,輥塗後再理順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