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授人以漁與學習策略
學習策略是指在學習過程中,為了達到一定的學習目標,有意識地調控學習環節的操作過程,是認知策略在學習活動中的表現,表現為學習方法和技巧。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要想孩子取得好的學習效果,就必須交給孩子有用的學習策略。這裏就提幾點建議:
在整體推進的基礎上重點突出。中小學屬於基礎教育階段,所開設課程都是為孩子將來的發展奠定必要基礎的。重視某些科目,而輕視另外的科目的傾向,必定會造成知識結構的缺陷, “營養”失衡,這是孩子今後發展的隱患。因此,需要知識結構的整體推進,孩子的學習應該達到所有課程的基本要求。當然,這樣做並不意味著對各門學科平均使力。家長要指導孩子重點學好語文、數學、英語這些基礎之中的基礎。另外,再重點學好幾門特別有興趣的學科,對孩子的全麵發展比較有幫助。
父母要指導孩子善於反思學習中的錯誤。尤其一定要對重複性的錯誤進行深刻琢磨,找出錯誤原因,這樣可以有效地防止今後學習中的失誤。帶著問題學,就能大大提高學習的有效注意力,使學習卓有成效。
要教育孩子充分利用課堂學習的時間,認真聽課。這是提高學習效率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途徑。此外,孩子要在課後對知識進行歸納、整理,這也是會學習的重要表現。預習、複習也是學習的重要策略,父母應該督促孩子養成這樣的習慣。學習的策略組合很多,為人父母應該幫助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特點的學習策略。學習的真諦在於~個“悟”字,指導孩子多領悟,用最少的時間取得最佳的效果,就是找到了最好的策略。
62、學習的高原現象
學習中,開始一段時間成績進步很快,甚至是直線上升。但是取得一定成績後止步不前,再也難有較大提高,經過努力後效果也不見明顯提高,有時反而還會下降,乃至忽高忽低,沉浮不定。這是一種普遍存在的學習的“高原現象”。
高原現象產生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
在學習起步階段,基礎知識比較簡單,各種知識、技能相互交叉、聯係不多,比較單一,所以容易掌握和提高。但是,隨著學習的深入,要求綜合、靈活地運用知識;知識間的交叉、滲透增加,難度增大。假如孩子沒有堅實的知識基礎、廣博的視野、靈活運用和創新的能力,就無法學好。
在學校中,由於學生數量眾多和其他方麵條件的限製,老師往往很難照顧到每一位學生,甚至連學生有哪些“弱點”都很難捉摸,整個教學隻能按照“機會均等”的方式進行。最終導致學習徘徊不前,即“高原現象”的出現。
處理孩子學習的“高原現象”,父母們不妨嚐試以下對策:
首先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最困難的時候也就是最有希望的時候。高原現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信心和精神狀態的滑坡,可怕的是過分功利主義的急躁情緒。鼓勵孩子堅持就能看到成就。
其次教給孩子科學的學習方法,並有針對性地進行能力訓練。孩子知識基礎不夠紮實的話,就該指導他們多充實知識麵,增強孩子後續學習的習慣。
鼓勵孩子不斷省思失敗經驗,改變學習的策略,適應學習難度增加的“高原氣候”。
多管齊下,挑戰困難,必能邁過“高原”。
63、考試焦慮症
考試焦慮症的表現是過分緊張、焦躁、壓抑和恐懼;飯吃不香,覺睡不好,夜問夢多;渾身不自在,甚至感冒發燒;上了考場呼吸短促、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臉色蒼白、手心出汗、心慌意亂,平時很容易解答的問題也答不出來。出現考試焦慮症的原因源於家庭、社會、學校對孩子的高度期望,激烈競爭對孩子的壓力,孩子過多考慮考試失誤的後果等。
父母要幫助孩子正確認識自己的價值,相信自己的實力,認清形勢,弄清考試與學習的關係,一兩次考試失敗並不是永遠的失敗,從而淡化對考試失敗的畏懼感。
給予孩子真摯深切的信任和支持,讓孩子感到有眾多的人關心和支持他;營造寬鬆和諧的氣氛,不給孩子施加壓力,或者嘮嘮叨叨,甚至粗暴不耐煩,使孩子產生不愉快甚至孤獨恐慌的內心感受。
通過平時的各種考試或獨立完成某項較複雜艱巨的工作,使孩子在活動中有意識地進行自我調節、自我教育。以達到培養和訓練情緒自製力的目的。
孩子考試失敗時,應幫助孩子冷靜分析原因,找出不足,細心開導,熱情鼓勵,引導孩子樹立不怕困難挫折的勇氣,以避免增加下一次考試的心理負擔。絕不能訓斥責怪孩子,更不能諷刺挖苦,刺傷他的自尊心,忌用“下次再考不好就怎樣”的威脅話語。
64、一見鍾情的首因效應
心理學上把人初次見麵所產生的對另一個人的心理印象稱為首因效應。
人們產生首因效應,對他人或事物初次見麵就有好印象,一定是這些人和事與自己過去喜歡的人相似,抑或與過去喜歡的人和事物有關,否則,不會“一見鍾情”。
首因效應產生的第一印象具有深刻性和持久性,是人際交往的重要依據。若是孩子與他人第一次見麵,給人留下好印象,那麼,以後彼此之間容易深入交往和溝通。
父母要指導孩子給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重視孩子與他人的第一次見麵、第一次活動、第一次交談。孩子第一次上學與老師、同學見麵,穿著端莊合時、打扮得體、表現自然真摯,會給人留下品德良好、活潑可愛、誠實守信的印象:第一次交談,語言流暢、落落大方,談吐文雅,會給人留下思維敏捷、知識淵博的印象:第一次活動,守時嚴格、認真踏實、高效有序,會給人留下能力高強、富有責任感等印象。這些都會為以後的交往、學習和二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初次接觸的知識,印象也會很深刻,所以要教育孩子認真聽好新課。同時,也要教育孩子不要完全受到首因效應的左右。不要為他人的首次印象所迷惑,而要深入其本質。如果隻憑第一印象主導自己的話,容易上當受騙。
經驗是真知與灼見之母,因而它的一切舉止都是明智而又堅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