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穿越千年,行醫兩世(2 / 2)

江慧嘉隻說:“諸位既然來此治疫,必然都是懷有大愛仁心,崇高醫德,算得上是真正的醫者。寶劍便當贈英雄,向諸位公布蒜素提取法,我覺得值得。”

其實能來這裏的,還真未必都是真正有大愛仁心的。

大愛仁心這個東西,太高太遠了。誰都不是聖人,便是聖人,亦有人性私心呢,誰又敢保證自己真的可以決然無私,隻存大愛?

可既然大家又都還是普通人,江慧嘉就覺得,對誰也不必太苛責。

也不必管是民間大夫還是太醫醫官,既然能來此處,更不必分辨他們來的原因是單純還是複雜,總歸他們來了,就是冒著生命危險在與疫病抗爭。

這難道不是醫德的一種體現?

難道算不得是人性光輝在閃耀?

正是因為人本身就是存在無數私心雜念的物種,他們在種種私心之下,仍然能夠做到置身危機,迎難而上,江慧嘉就覺得,這是值得尊敬的。

後世常流行一句話,這話大約是出自《聊齋誌異》,說的是:“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

江慧嘉對此卻不大認同。

她覺得,隻要為善,不論有心無心,既然結果是“善”,就應當賞。

“賞”是鼓勵行善,這沒什麼不好。

而“無心為惡”,難道就不是“惡”了嗎?

此“惡”如若不罰,又豈能對得起受害者?人家就活該受你的無心之失,無妄之災?

江慧嘉不是正義使者,但她也願意為飽受疫病之害的苦難百姓們盡一份力所能及之力。

她或許罰不了惡,但她可以“賞善”!

穿越千年,行醫兩世,就算做不到完全的無私,達不到最高境界的大愛仁心,但一個“無愧於心”,她難道不該做到嗎?

江慧嘉沒有預料到的是,她隻求無愧於心的舉動,最後卻得到了眾醫家無限的尊崇。

最先表示拜服的不是成太醫,反而是吳太醫與卓太醫。

尤其是卓太醫,他掩麵了片刻,隨即雙手抱拳,對著江慧嘉深深一揖,又歎又愧道:“是吳某小人之心了,江神醫襟懷磊落,大義高誌,我輩當以弟子禮執之!”

其餘人莫不紛紛認同。

誰敢不認同?

這可不僅僅是傳道授業之恩,這是真正的秘技相傳!

天地君親師,此為儒家禮儀之綱常、根本。

誰敢欺師滅祖?

江慧嘉此舉,對眾醫者而言,縱然不是如父親傳的那種師恩,也比許多隻傳皮毛的師父不知強到哪裏去呢。

眾人稱一句半師絕不為過。

是江慧嘉的靈魂畢竟來自後世,對秘技傳承、師徒之道不如古人理解深刻,這才低估了眾人的反應。

這倒有個好處。

【送紅包】閱讀福利來啦!你有最高888現金紅包待抽取!關注weixin公眾號【書友大本營】抽紅包!

接下來她再組織眾醫者編寫治疫守則,行事就十分順利了。

眾醫者莫不奉她為圭臬,即便她提出的一些觀點有人不認同,也無人直愣愣反駁,最多是小心提議,隻要江慧嘉能拿出理由,或一意堅持,要說服大家也很容易。

三日後,江慧嘉的治疫守則出現在了皇帝的案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