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棄站感談】或將休筆(1 / 2)

我不否認,在創作《魔土》之時,自己是有著“以書盈利、仗書發達”的念想的,但也不可否認,“以書盈利、仗書發達”這一點,幾乎是所有的文學愛好者所渴求的。畢竟,能在衷心於自己熱愛的事業之時,還能獲得不菲的回報,此事又何嚐不可、又何樂而不為呢?

但對於一個真正的文學愛好者而言,在心中占據更大份量的,還應是自己寫作的初衷與心中所懷抱的理念。

因為對他們、或者說我們來說,無論是最初的提筆開書,還是後段竭盡心力的默默耕耘與堅持,都是源自於那一份對文學的熱愛,以及對這種熱愛的堅守。

這種熱愛,不會因為長時間的埋沒、或是湮沒而破滅,但這種漫漫無期的堅守,卻會讓許多人難以再去堅守自己的初衷,甚至是無奈的屈從了現實,從而逐漸的淡忘了、或是摒棄了自己的初衷和原則……

在我看來,隻有那些堅持原則、不忘初心、對文學飽含熱愛的文學愛好者,才能被稱為一個真正的作家,至於其他的,不過是一些扼殺文學的劊子手罷了。

但事實卻是,這些扼殺文學的劊子手,卻仿似影視圈中的偶像派一樣,以迎合大眾的方式而名利雙收,而那些欲以書表達理念、欲以理念感召人文的文學愛好者,卻隻能沉寂在世道的最下層……

這種結果,不單單隻是一個作家的悲哀,更是整個文學界的悲哀!而促使成這種結果、或是現象的罪魁禍首,就是這些所謂的“文學網站和網娛文化”那極為偏重的商業化傾向!

若你不以宣揚文學、傳承文學為目的,那你又何必打著文學的幌子,在此玷汙文學的聲名?何不直接冠以某某商業小說網、或是某某網娛站之名,去做這些名副其實之事?

或許,你們的初衷,是以宣揚文學、發展文學為目的的……也或許,你們的初衷,本就是想以文學之名來盈利的。

若是前者,我隻想道世風日下,竟連一個人才薈萃、聲名遠揚的文學界巨頭,也隻能屈從當下,迎合商業化的社會……

若是後者,我隻能搖頭而歎,悲文學之興廢、哀作家之墮落……

戲子當道、國之將亡,這句話看來不合時宜、不相得當,但其中暗含的深意與警戒,卻是相同的。因為並不是每一個“戲子”,都是“陳道明”,也不是每一個創作人,都會對自己作品所造成的影響而負責。

而當一個集團、一個公司失去了自己的原則,失去了自己的底線,那它將迎來的,又將是什麼呢?

或許有人會說,你有這種想法,隻是因為你涉世未深,若是你也正處於“生存”的現實之下,就不會說出這些話了。

這一點,我是讚同的,但在我未度過“憤青”,未“涉世太深”之前,我的這種想法是改變不了的。

但即便是我度過了“憤青”、涉過了深世,即便我已經因為現實的壓力,而選擇追隨了大眾的腳步、踏入了為生存而戰的潮流中,可那,又能否意味著我、又意味著你,拋棄了自己的原則、底線和信仰?

……

麵對生活與現實中的壓力,許多人會借助各類的旁物、各種的方式,來緩解心中的躁動與壓抑,而這其中,我相信選擇潛入書海的人是居多的,而在這一部分人中,選擇網文和小說的人,也是居多的。

因為在看一本書時,他們可以徹底的敞開心懷、完全的投身到書中的場景內,隨著一本書的主角去肆意征程、去壯闊高歌,感受身受著書中人物的起伏跌宕,幻想著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有如此的人生,而不用顧忌到那麼多的社會矛盾和現實壓力……

換言之,這是人們對於自己某方麵情感上的、一種特殊的寄托方式。

在我看來,一本書,就是一個世界。

或許在這個世界的世界觀,會有著諸多不合理的地方,會存在著許多與客觀現實相違背的矛盾,但或許這種另類的世界觀,也是一本書令人著迷的地方,也是這本書的魅力所在。

但一本好書,不僅僅是需要魅力,同時還是要具備深意的。

一本爽點狼藉、卻毫無深意的書,或許會讓人喜愛一時,可一旦三分熱度過去,又有多少人能夠記住它?但一本道理太多、爽點稀落的書,也會讓人無法長追,因為這些道理他們都懂,更因為這些東西,涉及到了現實上的矛盾,把他們重新帶回了壓抑的情緒中……

這是矛盾的,可也是切實的。

但對於一名真正的文學愛好者來說,哪怕是自己的讀者,隻能夠從自己的書中感受到一點點的心靈觸動、體悟到一絲毫厘的人生真意,也是足以讓人倍感欣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