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過後,乍暖還寒。
按照原定計劃,劉芒將於正月過後,再赴潁川,指揮與袁術的決戰。
正月過半,洛陽仍沉浸在濃鬱的節日氣氛中。人們享受著節日喧囂,享受著節日專享的慵懶。
劉芒也很想多睡幾個懶覺,但是,他有太多事情需要做,不敢有片刻偷閑。
剛剛起身,楊再興來報,王守仁經荊州南陽,過霍陽山,正往洛陽而來!現已到河南尹的廣成聚。
“王守仁來了?!”
劉伯溫出使江東、荊州,途中遇見王守仁,並說服其投身洛陽朝廷。
王守仁本和劉伯溫同往荊州,從荊州趕來司隸,其間要涉險穿越袁術控製的荊州南陽,還要翻越荊州與司隸之間的霍陽山。
其不為艱險,長途跋涉趕來洛陽,一定有重大事情!
廣成聚,位於河南尹西南角。
那裏雖是司隸境內,卻在洛陽八關之外,距離洛陽,將近一百五裏。
廣成聚一帶,常有袁術的豫州軍活動。
王守仁千裏迢迢而來,一定帶來重大消息,必須立刻見到他!
“備馬!我親自去迎接!”
劉芒帶領楊再興和一隊宿衛,策馬疾馳。
出洛陽南麵的伊闕關,在新城一帶,遠遠見到,對麵正有幾騎疾奔而來。
廣成聚駐軍,護送王守仁而來。
劉芒遠遠便跳下坐騎,疾奔幾步迎上。
“來者可是陽明先生?”
一個清瘦幹練中年人跳下馬背,趨前幾步,拱手行禮。“王某不才,何勞劉太尉親迎。”
劉芒再禮。“芒求先生若渴,束手而立,低首相迎,憂恐不敬。驅馬而來,略盡本份。先生一路辛苦,且請上馬,芒為先生執韁。”
王守仁傳承儒學,卻不受僵化思想束縛,並不講究繁文縟節。
“人道劉太尉禮賢下士,不枉王某千裏之行。太尉也請上馬,王某有重大事情稟告。”
“好!我們邊走邊說。”
……
王守仁帶來一個重大消息:劉表,要對南陽動手!
荊州刺史劉表劉景升,漢魯恭王劉餘之後。名列漢末八俊之一,俊者,有才能聲望之人。
初平元年(190年),原荊州刺史王叡被孫堅所殺,董卓表奏劉表出任荊州刺史。
那時,荊州賊禍四起,宗族世家各自為政。而袁術當時割據於南陽,且有吞占荊州之心。
劉表雖得任命,但親近之人都勸其不要去赴任,以免遭暗算毒手。
但是,劉表毅然而往。
孤身一人,喬裝潛行,進入荊州。
到達荊州後,聯絡荊州蒯、蔡等世家,得到荊州名士蒯良、蒯越及蔡瑁等人支持。
平定賊禍,拉攏世家,終於得到荊襄之地最有名望的蒯、蔡、龐、習、黃等世家的支持,坐穩荊襄之地。
劉表入主荊州六年間,先後平定江夏、武陵、長沙、零陵、桂陽諸郡,整合了荊州大部分地區。
而劉表唯一未能整合的,就是南陽郡。
當初,為了穩定荊州南部,劉芒一度向盤踞在南陽的袁術示好。但是,身為荊州之主,劉表無時無刻不想將南陽收為己有。
劉芒與袁術開戰,在劉伯溫的說服下,劉表表態,不會幫助袁術。但出於自身利益考慮,劉表一直未派兵參戰,而是選擇了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