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55章 河東戰局撲朔迷離(2 / 2)

攻取山陽,輕而易舉,但檀道濟擔心,山陽城破,駐守武德的韋昌輝會棄城而走。

如此,則計劃落空。

而武德城防禦嚴密,連攻數日,仍未見修武、獲嘉方向敵軍來援。

為今之計,隻有加強對武德攻勢,才能誘使敵軍來援。

命魯達接替秦瓊,指揮對山陽的佯攻。

抽調秦瓊部,趕來武德。

並州軍,從南、西、北三個方向發起進攻。

一輪又一輪的攻擊,部隊傷亡越來越多,但檀道濟無暇顧忌這些,無論如何,要引來敵之援軍,為郭侃部切斷敵軍退路,創造條件。

終於,斥候飛報:修武,高覽部來援!

聞聽報告,檀道濟先喜後憂。

喜的是,敵軍終於來援。憂的是,修武城高覽出動,而袁譚仍在獲嘉。

不能引出獲嘉城袁譚,則郭侃部,難以得手。

“叔寶!”

“末將在!”

“命你率部,阻敵高覽部。記住,不可敗敵,也不可退卻,務必將高覽部纏住,使其進退不得,無法與武德城之敵彙合!”

“諾!”

……

高覽,冀州軍中,最低調的猛將。

他深知河內戰局的關鍵,更知道輕易出兵,求援武德,將使整個河內防禦體係,暴露巨大的隱患。

河內主將袁譚,頻繁收到武德、山陽告急信報。

郭圖來信,提醒過袁譚,袁紹的戰略目標在青兗,而不是河內。隻需緩緩收縮紡線,隻要不潰敗,隻要拖延足夠長的時間,待袁紹取了青兗要地,便是大功一件。

袁譚本已做好逐步後退的準備,但見並州軍久攻武德山陽不克,難免動了心思。

從武德山陽戰局看,並州軍已是技窮之黔驢。

拖延時間,逐步退兵,收縮防線是大功一件。那麼,如果在保證拖延時間的前提下,不退兵,不收縮防線,豈不是更大的功勞?

袁譚也是熟讀兵書戰冊之人,並未倉促做出支援韋昌輝的決定。

他派出大量斥候,連續多日,一天幾次,偵察白陘方向動靜。

每次信報,結果都是一樣:白陘幽深靜謐,未見並州軍活動跡象。

既然沒有敵軍威脅,坐視韋昌輝部在沭水苦戰而不理,從感情上,不忍;從兵法上,不智!

而更重要的,如果能在沁水擊潰敵人,可以一血前恥,為給自己正名!

袁譚終於下令,命高覽部,火速支援武德!

在袁譚的再三催促下,高覽隻得引兵來援。

已隱隱可見武德城輪廓,前麵,一支隊伍攔住去路。

陣前一將,盔甲鮮明,威風凜凜;手提虎頭槍,腰掛金裝鐧。

“秦瓊在此,高覽可敢一戰?”

高覽並不搭話,縱馬搖槍,來戰秦瓊。

一個是河北四庭柱,一個名滿天下,兩員猛將,兩杆大槍,殺得難解難分。

激鬥十餘合難分勝負,高覽知今日遇到對手,想要取勝,沒有可能。

好勇鬥狠,解不了武德之急。己方五千精兵,而對方不過兩千餘人,與其逞一時之勇,不如速戰速勝。

瞧個機會,跳出戰局,大槍一揮,下令衝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