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高璨這一代開始的轉變(1 / 1)

穆濤

看一本書,是走進一處園林。看清楚這本書,還要從園林裏走出來。我是帶著對兒童公園的認識走進這本書的,出來的時候才知道我錯了。我是今年在西安一個文學聚會上見到高璨的,十三歲的年齡長得快比她父親還高了。我和她父親是朋友,我們說話的時候,她靜靜地在邊上聽,偶爾說一兩句話,卻是閃著安靜下的睿智。今天讀到《你來,你去》,有那天見到她身高的感覺。在我看來,讀一本書最重要的,不是做出價值判斷,而是這本書帶給你什麼樣的認識。

從構思上講,這仍是一本詩集。從構成上看,已不滿足於詩句的拘束,是一本放開手腳的詩隨筆。從路數上說,很接近好的哲學家寫的短文章,把文章往透明裏寫,往清澈裏寫。高璨是清澈的,清澈是一層意思,清新、清純、清晰是另外的意思。好的哲學家的思考是清澈的,高僧說禪是清澈的,是覺悟之後去了雜質的清澈。高璨是原始的清澈,是深山裏的泉水,是文學的天生麗質。

高璨在有意識地寫人生,寫她才開始的人生。書名叫《你來,你去》,來和去就是開始和結束,這是哲學的兩個基本命題。哲學的兩個難題是從何處來,到何處去?難題的難點是扯到宗教上去了。高璨知道自己人生尚淺,這本書在圍繞著一年裏的開始和結束去寫,從這樣的視角出發,做出這樣的觀察,顯示著她不一般的思考力。與眾不同就是和別人不一樣。從事文學批評的人習慣說一個寫作者“起點很高”,其實這樣的說辭是失妥的,妥當的說法是思考的出發點與眾不同。這本書裏寫的突出的是《速度》,《循環》,《用壯麗形容一場雨》,《如一切流過》等。讀到《麵朝大海》是我的意外之喜,這個短文寫的是詩人海子,雖然寫得少,卻寫到了最高的地方。這個時代裏的成年人是不會理解海子的,就像世故的人不適宜寫詩。世故的人把詩寫好要劍走偏鋒的,比如唐朝的王維和杜甫,這是兩位達到詩高峰的人,一個用高僧方式去參禪入化境,一個如苦行僧去展示人身與人生的悲苦和可憫。

高璨寫作有著明顯的童話態度。童話是大的,它的另一頭是神話。真正的童話不是童年視角,而是哲學視角,比如歐美的童話。中國作家的童話最高可達到《西遊記》級,用的是人生哲學的視角。童話很難寫好,像圍棋,每個人都可以走兩步,但成為傑出者寥若晨星。願望高璨保持住這樣的心態,保持的越久,寫作上達到的境界才可能越高。

多角度的想象力和形象準確的表達力是高璨的兩個特點,行文中還有著和她年齡不對稱的達觀,她思考的沉著也讓我驚訝。我寫這個文章的時候,正逢賈平凹獲茅盾文學獎。陝西有路遙,陳忠實,賈平凹三個作家獲得了中國文學的這項最高榮譽,這三位作家有三個共同特點:出身農村,寫農村生活,寫作改變了他們的人生。其中第三個特點又是當代中國作家的基本縮影。這其中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當代不少作家在回答“為什麼寫作”這個問題時,多會說“做不成別的,隻會寫作”。中國的當代文學在現有基礎上要有大的突破,這樣的格局要有所轉變,至少要變成“能做點別的,但我選擇了寫作”。依我的判斷,從高璨這一代將開始這種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