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康觸摸著黃銅官印背麵冰冷的蟒紋浮雕,他真切地感受到這個不一樣的世界裏有著比金庸小說裏邊更加廣闊和更加豐富的內容。他也看到了金庸小說裏完全隱去了的部分,他是金國的吳國公,他將會吃大金飯,喝大金水,讀大金書,知大金禮而長大。他有父王,母妃,五位王伯,兩位王嫂,皇爺爺和奶奶,未來還會有更多王嫂,還會有很多堂兄弟和堂姐妹,他的生命已經與這些親人,這座城市,這片國土聯係在一起,即使這座城池注定被顛覆,他也不得不為之而戰,為之而死,仁至義盡,死而後已。
楊康鎮重地將這枚金印收入懷中,轉過身走向太子殿下剛才放下的《臨川先生文集》,他敬王安石先生之才,他服王安石先生之識,他悲王安石先生之遇,可是他這輩子想要做到的,是比王安石先生更加艱險的使命,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屑,他把這本書同樣收入懷中,壓在銅印下麵,隨後走向了完顏洪熙放下的長劍,這把劍很長,對於剛滿一歲的楊康而言,完全可以當做一支拐杖使用。
劍,是他所知道的最優雅的武器,是專屬於王者的武器,“金錯龍紋劍,你能夠陪我一起逆天改命,拯救華夏嗎?”他嚐試著將寶劍從劍鞘中拔出來,卻被完顏洪烈輕輕地抱起來。完顏洪烈將寶劍從他手裏拿下來,交給身邊的近侍收著,“康兒乖啊,不要玩這種危險的東西,這東西先由爸爸替你收著,等你長大了給你,乖啊。”
楊康此時突然想起來,他現在還是個孩子啊,看到孩子拔劍,所有做爹娘的都會緊張的。下不來台的楊康,隻能像所有的小孩子一樣,哇得一聲大哭起來。“康兒乖,康兒乖,康兒不要哭啊。”完顏洪烈看見楊康哭了頓時有些心慌,趕緊將他抱到裝著兩隻海東青寶寶的鳥籠子麵前,“來啊,康兒你看,你四伯伯送你的兩隻鳥兒好看不好看?”楊康看著籠子裏雪白的兩團小肉球,睜開了好奇的大眼睛,畢竟作為一個現代人,這是他平生第一次見到海東青,當時的他看著那兩團糯米團般的小東西,完全無法想象他們能夠長成何等高貴和優雅的鷹。
“康兒啊,給你的兩隻小鷹取個名字吧?”聽到父王的建議,楊康乖乖地點了點頭,想了一會兒,拍拍手說道:“好啊,左邊的這隻大一點的叫團團,右邊這隻小一點的叫圓圓,團團圓圓,爹爹,媽媽,還有大家,永遠都團團圓圓。”說完這句話,楊康再次感到那種讓自己幾乎無力承擔的沉重感,背負著那樣宿命的一家,真的可能最終團團圓圓嗎?他與小說中那個楊康的不同之處僅僅在於,他不再需要那麼倉促地麵對自己的命運,可是現在的他多麼希望自己真是個簡單的孩子啊。
在他存在的前世曆史中鐵木真成為成吉思汗的時間是1206年,也就是5年之後,那時候他還是5歲的小孩,什麼事情都做不了。但是他記得在金庸的小說中,鐵木真打敗王罕和劄木合的時間是在郭靖十八歲那年,也就是他十八歲那年。在金朝,他隻需要十五歲就可以加冠了,那就大有可為。如果他隻顧到自己,他隻需要學好武功成為一人之敵,可是為了父王,母妃,皇伯,皇嫂和皇爺爺,他就必須是萬人之敵,才能保住這個金國,保住大金國五千萬人民。
“康兒,”完顏洪烈看著手裏的孩子,心中無限感動,他知道包惜弱從不曾深愛過自己,他心裏不是沒有怨過,但是楊康對他的感情,卻是真的。
章宗皇帝完顏璟也動容地說:“康兒說得真是好啊,不枉了皇爺爺和你父王疼你。烈兒,你的王妃生了個好孩子,以後多帶著這孩子到宮裏來看看父王和母妃,父王和母妃老了,看到自己的兒子孫子,才能足慰老懷。”
完顏璟說完,拿了一塊金牌賜給完顏洪烈,“這是出入禁宮的令牌,有了這個,你們可以不經通傳,隨時入宮見朕。”完顏洪烈接過令牌,恭敬地低頭應了一聲,“兒臣遵旨。”完顏璟又笑著對其它諸王說:"烈兒開了個好頭,你們幾個也得多努力,給朕多添幾個孫子.特別是熙兒,衍兒,輝兒,你們幾個還要玩到什麼時候,早點選個合適的姑娘娶進門當王妃,也免得讓你們母親操心了."
後來果然不到半月,完顏洪烈就抱著小吳國公進宮裏去向父皇請安了,為得是這一年科舉改製一事.金國的科舉製度向來是取兩名狀元,一名詞賦狀元,一名經義狀元,可是完顏洪烈正值少年得誌意氣風發的時候,胸中頗有幾番為金國拓土開疆的大誌,怎耐得住看著朝廷塞滿了開口子曰閉口詩雲而又不能辦實事的詞臣,於是就向父皇上了一道奏折,請求改革科舉製度,由聖上親自出題加試兩位狀元策論,依據加試成績為兩位狀元排出先後,由此鼓勵金國士子重視能經世致用的實學和策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