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來曆(1 / 2)

郭靖這段也是倒黴,本來這時候儒釋道三教的思想深入人心,而儒家的代表就是“孝經”,這時候的人都講究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剃個光頭除了和尚也沒人做,也隻有郭靖來自後世才敢隨隨便便剃了頭混進寺裏。而且一直沒人懷疑也是說明這點的作用。但是偏偏遇到苦海這麼一個靈覺的人在他露出氣勢時識破身份,接著又被方丈直接撞到。

但是郭靖照常還是一天混在藏經閣裏,苦乘還是常來找苦海談經論禪,郭靖已經知道苦乘乃是少林寺當代的方丈,他一定是知道沒有滅渡這個人的,但是不知為何他卻沒有理會在藏經閣的郭靖。人言防人之心不可無,郭靖雖然沒有感到們的惡意,但是未嚐沒有防備,郭靖已是暗暗偵查了少林寺的地形,而且大多時候都關注這寺裏僧人的動靜。一旦事有不諧,郭靖甚至做出了挾持苦海保證自己安全離開的準備。

這日苦乘前來卻是有些神色沉重,兩人坐到一起,郭靖自覺上前添茶,隻是好奇今天兩人的奇怪神色。

苦乘沉默良久,看著對麵苦海,不知該不該說,半響終於開口道:“川蜀吳曦叛了!”自開禧北伐伊始,宋國是各處進取不力,如果說他們尚還有些念想,但是吳曦初為四川宣撫副使,未及再兼陝西、河東路招撫使,四川是宋國歲入物產之基石,乃是重中之重,此一番吳曦反叛,別的不說,隻怕宋國已是慌了神,這北伐不論後續如何,已是敗了。

苦海勃然變色,怒道:“五月庚戌,太白經天。想韓公為政以來,言秦檜‘一日縱敵,遂貽數世之憂。百年為墟,誰任諸人之責?’斥其為‘繆醜’天下無不歡呼褒讚。奉祖執曰:‘天道好還,中國有必伸之理,人心效順,匹夫無不報之仇。……兵出有名,師直為壯,言乎遠,言乎近,熟無忠義之心?為人子,為人臣,當念祖宗之憤。’而北伐,北國義士莫不風起相應,怎有如此奸妄毀我國祚?”一張臉騰出青紅之色,顯然已是怒極。

“師弟,注意身體,你不可動氣啊!”看到苦海激動難平,苦乘歎道:“你還放不下麼?”

苦海卻大聲道:“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我是為這南北萬千百姓而苦,我何曾放不下!”

苦乘沉聲喝道:“固然百姓辛苦,但是各有各的緣法,你看看你的身體,你忘了你強練武功而走火入魔了,到了這個地步還放不下麼!”

苦海痛苦捶桌,不顧身體大聲道:“我早知就該在武功盡失的時候死了,那樣也好過現在這樣!”說到這兒捂胸劇烈咳嗽起來,眼中卻帶著癲狂的赤色。

苦乘結無畏印,口中獅子之吼:“菩提薩錘!”

菩提的意思是“覺悟”,薩錘的意思是“多情”。佛不是讓我們冷漠無情、不食人間煙火,而是讓我們對世間萬物、花鳥草蟲都含情。所以,多情最是佛心。多情大愛就是慈悲。

離開了人世間妻兒、父母、家庭的那些人,在佛教經典中,被歸類到小乘的範圍,他們離開了人世間的一切,專心於自己的修行,也就是放棄一切成就自己的道,所以是小乘羅漢的境界。而行走世間普度眾生的菩薩都是感悟終生辛苦,懷著對終生憐憫而背負責任,行的大乘。出家人是不穿華麗衣服的——估計是他們怕自己穿上華麗衣服,就難能免俗,會起虛榮心。可是菩薩們的塑像,不但穿金戴銀,而且塗脂抹粉。也就是說,他們外形是入世的,內心是出世的。也許,他們是能經得住世俗的考驗吧!他們是大乘境界。真正的菩薩,是要留在世間普度眾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