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老僧(1 / 2)

郭靖在這閣中隨意流連,在禪機佛理裏應照著自己的感悟,或搖頭或讚歎。

智慧總是想通的,而這些佛家的智慧在郭靖看來雖然略顯消沉,但是反而更激起他雄壯的誌氣。不同於佛家的逃禪,不同於道家的忘情,郭靖更喜歡兵家的爭,儒家的擔當。

人生倘如一條大河,即使不能改其東流入海的大勢,即使最後都要歸於那墳墓的死寂空虛,佛道求的是長久永恒,而我求的是自在快意。在人生走完這苦旅之中,該有中流擊水的豪情,即使隻有百年,我也要把這百年活出個恣肆的樣子。

所謂經論如海,經乃是佛教的經書,論乃是解釋說明經書的書,這藏經閣中收錄滿閣經論,再加上武學典籍無數,隻怕窮一人一生心力也不可能讀完。郭靖自然不會一本本細讀,他隻一本本的隨意看過去,有時候看到晦澀的就隨手丟下,遇到有趣的武功就在心裏琢磨,反正也不急著找到那本藏著九陽神功的楞伽經。因為那本經書總是跑不掉的,到是自己如果找到神功隻怕就再不會瞧這些剩下的書籍一眼,那樣就失了這一番機緣。比起神功這滿樓的武學更有一些作用。懷著這樣的想法,郭靖的工作自然更加慢了。

郭靖自此便每日尋機前來藏經閣翻閱書籍,生活又恢複了好像前世大學裏的那種單純。照顧自己的思想、心念、意念,讀書的時候專心讀書,玩耍的時候一心玩耍,靜坐的時候一片寧靜,不必為失意落魄耿耿於懷,也不必為得到進取沾沾自喜。隻沉浸到這萬種別類的武學中。

“看看這本吧!”一個幹枯的聲音和著一本書攔在郭靖眼前。

郭靖被背後一個聲音驚動,郭靖迅速轉頭一看,正是那天那個幫助了自己的老僧,不知什麼時候這老僧已經站在了郭靖身後。郭靖心裏由驚而懼,由懼而怖,背上冷汗一陣陣冒將出來,一顆心幾乎也停了跳動。

自己竟然叫人無聲無息欺進這個距離!

那老僧似是看出郭靖心中所想,慢慢道:“佛法修為不足,卻要強自多學上乘武功的,但練將下去,不是走火入魔,便是內傷難愈。”本來是一把幹枯晦澀的聲音,可是卻帶著溫和關切的意思,郭靖心情也隨著他的語調安穩下來,看著老僧一雙眼睛,其中雖然深邃如幽潭但是卻有一股慈悲念頭。

郭靖才知自己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連忙衝老僧點頭回應道:“額,嗯嗯,多謝師傅教誨!”連忙放下正拿著一本指法。

那老僧又道:“本派武功傳自達摩老祖。佛門子弟學呀,乃在強身健體,護法伏魔。你可知為何佛法經論並武學典籍一身都在此閣中,向來不禁門人弟子翻閱?”

不等郭靖回答他又自顧道:“武功絕技固然是降魔衛道的手段,但是倘若失了一股慈悲普渡的心意,此等武功又要他何用?”

老僧咳嗽幾聲,借著道:“況且武功乃是行氣的法門,總會勞神傷身,沒有佛法化解,終究反受其害。老僧看你每日沉浸武功之中,怕你沉迷之中不知不覺已經受害,所以才來開悟。”當下又選了幾本經書與郭靖,指點他如何化解這些武功的隱患,郭靖得到這人這樣的好處連忙謝過。

郭靖感覺這老僧怕是知道自己一些來曆,早看出了自己不是少林寺裏僧人,但是這老僧對自己全無惡意所以也就不甚在乎。況且郭靖早看出這老僧一身氣機晦澀不暢,而且看他身體積弱,一身傷病,哪裏還會怕他。郭靖這麼久時間已經想明白那個頭陀就是大鬧少林最後逃到西域開創金剛門的火工頭陀,自己既然能夠抵擋那個火工頭陀看那個頭陀能夠大鬧少林,可見現在少林確實是積弱至極,自信自己現在逃出少林寺不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