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那個時候,發達地區要繼續發展,並通過多交利稅和技術轉讓等方式大力支持不發達地區。不發達地區又大都是擁有豐富資源的地區,發展潛力是很大的。總之,就全國範圍來說,我們一定能夠逐步順利解決沿海同內地貧富差距的問題。

對改革開放,一開始就有不同意見,這是正常的。不隻是經濟特區問題,更大的問題是農村改革,搞農村家庭聯產承包,廢除人民公社製度。開始的時候隻有三分之一的省幹起來,第二年超過三分之二,第三年才差不多全部跟上,這是就全國範圍講的。開始搞並不踴躍呀,好多人在看。我們的政策就是允許看。允許看,比強製好得多。我們推行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不搞強迫,不搞運動,願意幹就幹,幹多少是多少,這樣慢慢就跟上來了。不搞爭論,是我的一個發明。不爭論,是為了爭取時間幹。一爭論就複雜了,把時間都爭掉了,什麼也幹不成。不爭論,大膽地試,大膽地闖。農村改革是如此,城市改革也應如此。

現在,有右的東西影響我們,也有“左”的東西影響我們,但根深蒂固的還是“左”的東西。

有些理論家、政治家,拿大帽子嚇唬人的,不是右,而是“左”。“左”帶有革命的色彩,好像越“左”越革命。“左”的東西在我們黨的曆史上可怕呀!一個好好的東西,一下子被他搞掉了。右可以葬送社會主義,“左”也可以葬送社會主義。中國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右的東西有,動亂就是右的!“左”的東西也有。把改革開放說成是引進和發展資本主義,認為和平演變的主要危險來自經濟領域,這些就是“左”。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這樣就不會犯大錯誤,出現問題也容易糾正和改正。

抓住時機,發展自己,關鍵是發展經濟。現在,周邊一些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比我們快,如果我們不發展或發展得太慢,老百姓一比較就有問題了。所以,能發展就不要阻擋,有條件的地方要盡可能搞快點,隻要是講效益,講質量,搞外向型經濟,就沒有什麼可以擔心的。低速度就等於停步,甚至等於後退。要抓住機會,現在就是好機會。我就擔心喪失機會。不抓呀,看到的機會就丟掉了,時間一晃就過去了。

我國的經濟發展,總要力爭隔幾年上一個台階。當然,不是鼓勵不切實際的高速度,還是要紮紮實實,講求效益,穩步協調地發展。比如廣東,要上幾個台階,力爭用二十年的時間趕上亞洲“四小龍”。比如江蘇等發展比較好的地區,就應該比全國平均速度快。

又比如上海,目前完全有條件搞得更快一點。上海在人才、技術和管理方麵都有明顯的優勢,輻射麵寬。回過頭看,我的一個大失誤就是搞四個經濟特區時沒有加上上海。要不然,現在長江三角洲,整個長江流域,乃至全國改革開放的局麵,都會不一樣。

從我們自己這些年的經驗來看,經濟發展隔幾年上一個台階,是能夠辦得到的。我們真正幹起來是一九八零年。一九八一、一九八二、一九八三這三年,改革主要在農村進行。

一九八四年重點轉入城市改革。經濟發展比較快的是一九八四年至一九八八年。這五年,首先是農村改革帶來許多新的變化,農作物大幅度增產,農民收入大幅度增加,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廣大農民購買力增加了,不僅蓋了大批新房子,而且自行車、縫紉機、收音機、手表“四大件”和一些高檔消費品進入普通農民家庭。農副產品的增加,農村市場的擴大,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又強有力地推動了工業的發展。這五年,共創造工業總產值六萬多億元,平均每年增長百分之二十一點七。吃、穿、住、行、用等各方麵的工業品,包括彩電、冰箱、洗衣機,都大幅度增長。鋼材、水泥等生產資料也大幅度增長。農業和工業,農村和城市,就是這樣相互影響、相互促進。這是一個非常生動、非常有說服力的發展過程。

可以說,這個期間我國財富有了巨額增加,整個國民經濟上了一個新的台階。一九八九年開始治理整頓。治理整頓,我是讚成的,而且確實需要。經濟“過熱”,確實帶來一些問題。

比如,票子發得多了一點,物價波動大了一點,重複建設比較嚴重,造成了一些浪費。但是,怎樣全麵地來看那五年的加速發展?那五年的加速發展,也可以稱作一種飛躍,但與“大躍進”不同,沒有傷害整個發展的機體、機製。那五年的加速發展功勞不小,這是我的評價。

治理整頓有成績,但評價功勞,隻算穩的功勞,還是那五年加速發展也算一功?或者至少算是一個方麵的功?如果不是那幾年跳躍一下,整個經濟上了一個台階,後來三年治理整頓不可能順利進行。看起來我們的發展,總是要在某一個階段,抓住時機,加速搞幾年,發現問題及時加以治理,爾後繼續前進。從根本上說,手頭東西多了,我們在處理各種矛盾和問題時就立於主動地位。對於我們這樣發展中的大國來說,經濟要發展得快一點,不可能總是那麼平平靜靜、穩穩當當。要注意經濟穩定、協調地發展,但穩定和協調也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發展才是硬道理。這個問題要搞清楚。如果分析不當,造成誤解,就會變得謹小慎微,不敢解放思想,不敢放開手腳,結果是喪失時機,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從國際經驗來看,一些國家在發展過程中,都曾經有過高速發展時期,或若幹高速發展階段。日本、南朝鮮、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就是如此。現在,我們國內條件具備,國際環境有利,再加上發揮社會主義製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在今後的現代化建設長過程中,出現若幹個發展速度比較快、效益比較好的階段,是必要的,也是能夠辦到的。

我們就是要有這個雄心壯誌!

經濟發展得快一點,必須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近一二十年來,世界科學技術發展得多快啊!高科技領域的一個突破,帶動一批產業的發展。我們自己這幾年,離開科學技術能增長得這麼快嗎?要提倡科學,靠科學才有希望。近十幾年來我國科技進步不小,希望在九十年代,進步得更快。每一行都樹立一個明確的戰略目標,一定要打贏。高科技領域,中國也要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我是個外行,但我要感謝科技工作者為國家作出的貢獻和爭得的榮譽。大家要記住那個年代,錢學森、李四光、錢三強那一批老科學家,在那麼困難的條件下,把兩彈一星和好多高科技搞起來。應該說,現在的科學家更幸福,因此對他們的要求會更多。我說過,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老科學家、中年科學家很重要,青年科學家也很重要。希望所有出國學習的人回來。不管他們過去的政治態度怎麼樣,都可以回來,回來後妥善安排。這個政策不能變。告訴他們,要做出貢獻,還是回國好。希望大家通力合作,為加快發展我國科技和教育事業多做實事。搞科技,越高越好,越新越好。越高越新,我們也就越高興。不隻我們高興,人民高興,國家高興。

對我們的國家要愛,要讓我們的國家發達起來。

要堅持兩手抓,一手抓改革開放,一手抓打擊各種犯罪活動。這兩隻手都要硬。打擊各種犯罪活動,掃除各種醜惡現象,手軟不得。廣東二十年趕上亞洲“四小龍”,不僅經濟要上去,社會秩序、社會風氣也要搞好,兩個文明建設都要超過他們,這才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加坡的社會秩序算是好的,他們管得嚴,我們應當借鑒他們的經驗,而且比他們管得更好。開放以後,一些腐朽的東西也跟著進來了,中國的一些地方也出現了醜惡的現象,如吸毒、嫖娼、經濟犯罪等。要注意很好地抓,堅決取締和打擊,決不能任其發展。新中國成立以後,隻花了三年時間,這些東西就一掃而光。吸鴉片煙、吃白麵,世界上誰能消滅得了?國民黨辦不到,資本主義辦不到。事實證明,共產黨能夠消滅醜惡的東西。在整個改革開放過程中都要反對腐敗。對幹部和共產黨員來說,廉政建設要作為大事來抓。還是要靠法製,搞法製靠得住些。總之,隻要我們的生產力發展,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長速度,堅持兩手抓,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就可以搞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