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5質量管理(2 / 3)

-走向圖又叫趨勢圖。它用來顯示某時間間隔,如天、周或月,所得到的測量結果。以測得的數量為縱軸,以時間為橫軸繪成圖形。

走向圖就像不斷改變的記分牌。它的主要用處是確定各種類型問題是否存在重要的時間模式。這樣就可以調查其中的原因。例如,按小時或按天畫出次品出現的分布圖,就可能發現隻要使用某個供貨商提供的材料就一定會出問題。這表示該供貨商的材料可能是原因所在。或者發現某台機器開動時一定會出現某種問題,這就說明問題可能出在這台機器上。

-直方圖也稱線條圖。在直方圖上,第一控製類別(對應於一係列相互獨立的測量值中的一個值)中的產品數量用條線長度表示。第一類別均加有標記,條線按水平或垂直依次排列。直方圖可以表明哪些類別代表測量中的大多數。同時也表示出第一類別的相對大小。直方圖給出的是測量結果的實際分布圖。圖形可以表現分布是否正常,即形狀是否近似為鍾形。

-分布圖主要自變量與因變量之間的相互關係的方法。如想知道含水率對於板材厚度的影響,就應該知道含水率每升高1%或降低1%該板材厚度方向尺寸變化值。每次測量值分別記錄在圖表中,即能分析其規律。某零部件的加工餘量最小值是多少才能保證最佳的配合效果,也可能采用此方法。

-流程圖有時也稱作輸入-輸出圖。該圖直觀地描述一個工作過程的具體步驟。流程圖對準確了解事情是如何進行的,以及決定應如何改進過程極有幫助。這一方法可以用於整個企業,以便直觀地跟蹤和圖解企業的運作方式。

流程圖使用一些標準符號代表某些類型的動作,如決策用菱形框表示,具體活動用方框表示。但比這些符號規定更重要的,是必須清楚地描述工作過程的順序。流程圖也可用於設計改進工作過程,具體做法是先畫出事情應該怎麼做,再將其與實際情況進行比較。

複習思考題

1.QC管理手段是什麼?

2.全麵質量管理的原理與內容是什麼?

4.5.2ISO 9000質量管理體係

4.5.2.1ISO9000簡介

ISO9000族標準(簡稱ISO9000),是指由國際標準化組織(亦稱ISO)中的質量管理和保證技術委員會發布的所有標準,也是我國推薦采用的國家標準。該標準是適用於世界上各種行業對各種質量活動進行控製的國際通用準則,其“9000”是一個族標準的概念,分別有針對不同類型企業的“9001”、“9002”、“9003”。

ISO9001對組織的設計開發到生產、安裝及服務等全過程提出了要求;對於不進行設計和開發工作的組織來說,ISO9002是最適宜的認證標準,因為該標準中並不包括ISO9001中所提及的設計控製要求。對於生產過程中不包括設計控製、過程控製及采購或服務,而隻包括為保證最終產品和服務符合規定要求的檢驗和測試的組織應采用ISO9003標準進行認證。

典型質量體係文件的構成分為三個層次,即質量手冊、質量體係程序和其它質量文件。

-質量手冊:規定組織質量管理體係的文件。是組織描述質量管理體係的核心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最高層次文件。質量手冊可以包括質量體係程序,也可以指出質量體係程序在何處進行規定。

-質量體係程序是為了控製每個過程質量,對如何進行各項質量活動規定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是有關職能部門使用的文件。

-其它質量文件包括作業指導書、報告、表格等,是工作者使用的更加詳細的作業文件。

4.5.2.2ISO9000標準作用

-ISO9000標準有利於鍛煉管理隊伍,提高員工素質,增強內部團結和凝聚力。通過對ISO9000標準的宣傳、質量體係文件的編寫和全員培訓,強化質量意識,使職工既認識到質量的重要性,又認識到產品的質量同每一個人有關。同時,貫標過程需要各部門、各級員工充分配合,團結協作,從而增強了企業內部的團結和凝聚力;此外,建立質量管理體係,也使企業管理人員在認證過程中及認證後的管理工作中學會運用國際企業管理方法,不但提高了他們當前的管理能力,也培養了業務骨幹,為企業的更大發展奠定了人才基礎。

-ISO9000文件化有利於分清職責和權限,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一般的管理體係存在的缺陷,主要表現在職責和權限劃分不清,縱橫兩個方向聯係受阻,在管理中出現“管理死角”、“扯皮現象”,工作行為不規範,生產過程出現質量事故,廢品率高等。建立ISO9000質量體係,詳細而明確地規定各個部門、各個崗位的職責及權限以及相關接口的職責,並且建立健全了可操作的質量工作程序及作業指導書,有了貫穿於各個層次的產品質量保證鏈。這樣既改善了活動本身的運行質量,又改善了部門之間的協調,增強部門之間的溝通,從而提高了組織內部各部門及各部門之間的動作清晰度和對問題做出反應的速度,也就提高了運作效率,降低了質量成本。

-ISO9000標準可有效地保證產品質量,提高生產率。ISO9000質量管理體係不是通過“事後檢驗”而是通過“事前預防”不合格現象的發生而達到提高產品質量的目的。現代質量的概念不再僅僅局限於產品的最終質量檢驗,還是通過對影響產品質量的各個過程的控製,來保證產品的最終質量。建立ISO9000質量體係,有效地控製生產的每個環節,並施以日常檢查,確保其運行有效,使產品自始至終處於受控狀態,有效地保證了產品質量。

-ISO9000標準,可有效地保證企業的穩定發展。ISO9000標準要求對所建質量管理體係不斷地進行符合性、適應性及有效性的判斷與證實,標準中明確規定要有定期的內部質量審核、管理評審,並對體係文件有強製性的評審要求,及時發現質量體係運行中存在的問題,保證所有的不符合項和質量問題能得以快速有效地糾正。ISO9000質量管理體係是一種反饋回路,質量管理是用於防止出現問題,並在萬一出現問題時,立即采取步驟去改正這些問題,並確保不再發生。此外認證機構也將定期進行監督審核,更好地保證了企業的質量管理體係能夠保持穩定、有效、不斷改進,循環上升,從而有效地保證企業的穩定發展。

-ISO9000有助於企業減少客戶投訴,留住老客戶,吸引新客戶。ISO9000質量管理體係有效地防止類似的投訴再次發生,對投訴迅速圓滿地解決,增強了企業信譽,挽留現有客戶,並通過現有客戶的口頭宣傳,吸引新的客戶。一旦客戶提出索賠,產品標識和可追溯性及質量記錄,在許多情況下也可以作為對有問題貨物的索賠的辯護。

-ISO9000標準為提高企業知名度,增強企業信譽提供了有利條件。ISO9000標準是國際認可的質量管理體係,其資格及形象均有利於企業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許多國外客商把供方是否具備ISO9000標準質量管理體係作為購買產品的先決條件。他們認為,企業進行質量體係認證是企業對質量的投入,是企業能否按買方的要求提供產品和服務的實力保證,購買獲得ISO9000質量體係認證企業的產品可以減少購貨的風險,降低自己的質量控製成本。因此企業一旦獲得ISO9000認證,就在國內外市場上樹立了良好的形象,取得了產品走向世界的“通行證”。

4.5.2.3ISO9000核心模塊

-管理職責。

-資源管理。

-產品實現。

-測量、分析和改進。

ISO9000的四個核心模塊遵循PDCA法,PDCA是由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戴明提出來的,又稱為“戴明環”。PDCA:P(PLAN)—計劃;D(Do)—執行;C(CHECK)—檢查;A(Action)—行動。

對檢查的結果進行處理,成功的經驗加以肯定並適當推廣、標準化;失敗的教訓加以總結,未解決的問題放到下一個PDCA循環裏。周而複始地循環,直到解決問題。PCDA循環是有效進行某項工作的合乎邏輯工作程序。

4.5.2.4ISO9001建立原則

-以顧客為關注焦點。顧客是企業生存的基礎,在市場競爭的環境中必須使企業的產品(包括服務)讓顧客滿意,使產品暢銷,才能使企業獲得利潤。滿足顧客要求隻是一種基本要求,隻有達到超越顧客的期望,給顧客一種意外的驚喜,才能使顧客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