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6章 北大有多遠(1 / 2)

◎文/李祥華

是愛,讓遠在天邊的夢想,近在咫尺。

他們是村裏唯一把兒子送到城裏上學的家庭。

山裏學校條件差,教師水平又不高,還讓家裏的地分著心,從沒教出過有出息的學生來。他們怕耽誤了兒子,就送到城裏去。

妻的一個表妹在城裏,幫兒子聯係了學校,並讓兒子在她家吃住。

他們每月除了送去足夠兒子的花銷外,還要給表妹家帶去綠豆、紅棗、核桃之類的山裏土產,還有一臉的感激和千恩萬謝。

他們的收入,大部分都用在了兒子身上,村裏這家買彩電,那家建新房,他們不動心、不眼紅。兒子每學期帶回來的獎狀,他們覺得比什麼都珍貴。他們把能省下的錢都攢著,以備兒子將來上中學、上大學用。

可事不隨人願。妻的表妹因丈夫有外遇而服毒自殺。兩家一場大鬧,斷了親戚。兒子自然不能再去她家吃住。兒子在城裏上學成了問題。

他們夫妻商量來商量去,最後決定丈夫去城裏,一邊打工,一邊照顧兒子上學。

他到一家建築工地幹小工。他沒文化、沒技術,隻能靠力氣掙錢。那家工地為了趕進度,每天中午管一頓飯,可他從不在那裏吃,下了班趕忙往“家”裏奔,給兒子做飯。每頓飯他都做一份可口的飯菜給兒子,他則吃妻送來的煎餅、鹹菜。妻每次來時都勸他說,在外打工出力,也不能太節省了,熬壞了身體。他總是說知道知道,照樣舍不得。為了兒子,他覺得吃點苦算不了什麼。

不知道什麼原因,兒子升入四年級後,成績急劇下滑,期中考試,一下子由前五名滑到了中下遊。

他一聽急了,先是勸說,繼而便打,把兒子白嫩的屁股打得血紅腫脹。兒子趴在床上疼得直哭,他則在一旁失望地抹眼淚。

他想輔導兒子,拿過兒子的課本,才知道現在的課程深了,小學畢業的他,最多隻有現在三年級的水平,根本輔導不了四年級的兒子。他想像城裏人那樣,請個家教,他幹小工掙的那點錢,除去了房租和爺倆的花銷,根本請不起。他認為那也不是辦法。

他犯愁了,愁得吃不下飯睡不著覺,煙一根接一根地抽,歎息一聲連著一聲。

他終於想出一個辦法。這是個笨辦法。但他隻有這個辦法了。這個辦法就是與兒子同步上學。讓兒子每天放學回家後,把一天所學的教給他,兒子當老師,他當學生。

年幼的兒子覺得好玩,一下子提起了興致,上課再也不交頭接耳、搞小動作,眼睛瞪得跟老虎似的,巴不得把老師講的每句話都記住,以便晚上教父親。

晚上,兒子老師樣地講,父親學生樣地聽。講完後,兒子還把老師布置的作業轉手給父親,然後父子倆各做各的。父親有不懂的就問兒子,兒子有的會,有的也不會,但兒子從不說不會,卻反過來熊他,這麼簡單的題都不會?父親就羞愧而無奈地點點頭。兒子還說,自己想去,明天再告訴你。父親心裏笑笑,並不點破,就一邊想去了。第二天晚上,兒子準會把那題詳細地給父親講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