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河姆渡人的鄰居(2 / 2)

這個地方在浙江省餘姚市最東部的三七市鎮最東邊的公路北側,當地的老百姓叫它“田螺山”。田螺山是四周生長有毛竹、楊梅等植物綠色山丘,但它卻根本就不像一座山,最高的地方的海拔也就5米左右,頂多算一個小土堆,就是在這個小土堆周圍地下約3米處埋藏著一個六七千年前的完整古村落,總麵積近30000平方米呢。

在第一階段的發掘中,考古工作者就已經確認,田螺山遺址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河姆渡文化中,地麵環境條件最好、地下遺存比較完整的一處依山傍水式的古村落遺址。它與一樣坐落在浙江省餘姚市的河姆渡遺址遙相呼應,並且各方麵與河姆渡文化極其相似。

田螺山與河姆渡是鄰居嗎

這裏有與河姆渡文化相同的“幹欄式建築”,而且形式和技術更複雜,應該比河姆渡的更進步。並且這裏也有如橡子、稻米、葫蘆、蕨草等植物,同時也有狗、牛、鯨魚、梅花鹿、金槍魚等各種陸地和海洋動物遺骸,但這裏更有河姆渡文化所沒有的,甚至是國內新石器文化前沒有發現過的全新發現。

人們在這裏發現了形狀和大象頭相似的陶塑殘塊,有高度超過約90厘米的雙耳夾炭陶罐,有鏤刻著人臉的紋陶釜支腳,有器表裝飾著多種紋樣的紅衣陶盤釜,有針孔不過毫米的骨針……一件件東西的發現讓人覺得振奮!

之前人們在挖掘河姆渡時,挖掘到約7000年以下的地層時再往下就是淤泥了,所以它留下了許多謎,之前沒有任何人生活,難道河姆渡是從天而降?為什麼這個地方突然出現了這樣一個有高度文明的村落?不過田螺山遺址的發現,向人們證實了長江流域不是隻有一個河姆渡,這個田螺山應該就是河姆渡的近鄰,就像現在相鄰的村落一樣。

在田螺山距今7000年以下的地層中,已經發現了一些木炭的微粒及人工使用的小陶塊之類的物品,也就是說解開之前一直困擾人們的河姆渡文化之謎已經為期不遠啦!

河姆渡人為什麼不把房子蓋高點兒?

小朋友們從書中看到了,著名的河姆渡幹欄式建築很像南方的吊腳樓呢!那為什麼他們不把自己的屋子蓋高點,能直立地在裏麵行走呢?

嗬嗬,在河姆渡人沒有幹欄式建築之前,他們都是住在山洞或者樹上的,就像現在很多動物一樣,他們的屋子就是提供他們休息的地方,所以用不著在裏麵走來走去,當然他們學會了蓋房子後,習慣沒有改變,所以他們也就不會想把房子蓋高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