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樹木成長時間差不多為幾十年左右,我們小時候種的樹,樹苗雖然還沒我們高,但是等我們長大了,它也長大了,變成很高的、需要我們仰望的大樹了。可是,有這樣一種樹,它要100年才會成材。時間真長啊,如果你種一棵那種樹,估計是看不到它長大了,它到底是什麼樹呢?
這棵大樹可真高
這種要100年才會成材的大樹叫做楠木,它的家族很大,包括了很多種類,因此“家鄉”也很多哦。我國的四川、貴州、廣西、湖北和湖南等地都有分布。
楠木屬於常綠喬木,樹幹筆直,樹高可達30米以上。樹葉是長圓形的,葉片背麵有很短的柔毛,葉脈的紋路很清晰。楠木的花很小,上麵有絨毛。楠木果是橢圓形的,果實為黑色。
楠木初期生長十分緩慢,20年才長5~6米高;到60~70年以後,才會迅速生長,其中在第50~60年間,樹高生長最快;在70年以後,樹幹的中心材質才會快速密實。所以,一棵成材的巨大楠木,往往要生長100年以上。
莊嚴的楠木喜歡溫暖的地方
楠木樹形高大端麗,樹葉密實,因此樹蔭也很大,有防風固土的作用。長期以來,楠木還被人們認為是很有靈性而又很莊嚴的樹種,以前的人們在寺廟、公園、和庭院裏都曾大量種植過,那個時候,楠木是一種文化的象征。後來,很多楠木都被人們砍伐了,現在的成年楠木已經很少見了。楠木是我國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也是我國的特產樹種。
楠木喜歡生長在氣候濕潤、冬暖夏熱的亞熱帶地區,它害怕寒冷。一般在海拔1000~1500米的陰濕山穀、山窪和河流旁邊比較容易找到它。
一身是寶的楠木
楠木材質優良,硬度適中,有很好的彈性,不易開裂,是上等的建築材料。在古代,人們就已經發現了楠木的這些特質,用它來建造宮殿。例如,明朝時修建的長陵棱恩殿,整個大殿由60根直徑為1.17米、高14.30米的金絲楠木柱支撐,黃瓦紅牆,占地麵積為1956平方米,是明十三陵中最為恢宏的宮殿,也是我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之一;清朝時修建的承德避暑山莊,它的主殿“澹泊敬誠”殿,也是一座非常有名的楠木大殿;北京故宮博物院和很多現存的上乘古建築物大多也是用楠木修建的,如文淵閣、樂壽堂和太和殿等。
另外,楠木的樹枝和樹葉含有大量的芳香油,蒸餾過後可以提取出高級香料楠木油。
關於楠木的傳說
傳說楠木是天上的神木,因為犯錯才被貶到了人間,所以它是仙木,水不能腐蝕它,螞蟻、昆蟲也不能蛀蝕它。因此,有很多王公貴族采用楠木來做棺材,防止自己死後的屍體被螞蟻、昆蟲啃噬。據說,在蘇州曾經挖出過一座春秋時的古墓,那裏麵隻剩下人的骨架了,但是棺材卻沒有腐朽。人們覺得很神奇,經過考證發現,那棺材就是用楠木做成的。難怪幾千年過去了,它依然完好無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