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血液係統疾病(七)(1 / 2)

第十二節抗生素治療概述

由多種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遍布臨床各科,也是血液病患者最常見的並發症和病死原因,其中細菌性感染最常見,因此抗生素是應用最廣泛的藥物之一。盡管抗生素可以預防及控製感染,治愈並挽救了許多患者的生命,但抗菌藥物的處方錯誤也很常見,熟悉並掌握血液科常用抗生素的臨床應用、注意事項和不良反應將避免常見的抗生素應用錯誤。

臨床應用、注意事項和特殊不良反應

(一)頭孢菌素類抗生素

(1)第一代頭孢菌素:主要作用於需氧革蘭陽性球菌。對少數革蘭陰性杆菌有一定抗菌活性。

(2)第二代頭孢菌素:對革蘭陽性球菌的抗菌活性與第一代相仿或略差,對部分革蘭陰性杆菌具有抗菌活性。

(3)第三代頭孢菌素:對革蘭陰性杆菌具有強大抗菌作用。其中注射用頭孢他啶和頭孢呱酮對銅綠假單胞菌也具有高度抗菌活性。

(4)第四代頭孢菌素:抗菌譜與第三代頭孢菌素相似;其中對腸杆菌屬、枸櫞酸菌屬的作用優於第三代頭孢菌素;對金葡菌等革蘭陽性菌的抗菌活性比第三代頭孢菌素增強;對腸球菌、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脆弱類杆菌、艱難梭狀杆菌和嗜麥芽窄食單胞菌無效。可用於中性粒細胞減少伴發熱患者的經驗治療。

(5)禁用於對頭孢菌素有過敏史及有青黴素過敏性休克史的患者。

(6)慎用於潰瘍性結腸炎、局限性腸炎、假膜性腸炎。

(7)偶見過敏性休克症狀。少數患者用藥後出現嗜酸性粒細胞增多、貧血、血小板減少、凝血時間延長、一過性白細胞減少或中性粒細胞減少。

(二)碳青黴烯類抗生素

(1)對各種革蘭陽性球菌、革蘭陰性杆菌(包括銅綠假單胞菌)和多數厭氧菌具有強大抗菌活性,可用於多重耐藥但對本類藥物敏感的細菌所致的嚴重感染;可用於免疫缺陷患者的中、重症感染的經驗性治療。

(2)嗜麥芽窄食單胞菌、黃杆菌、MRSA等對本類藥物高度耐藥。

(3)亞胺培南-西司他丁不適用於治療中樞神經係統感染。

(4)禁用於對本類藥物過敏者、青黴素類及頭孢菌素類有過敏性休克史者。

(5)帕尼培南—倍他米隆用藥前宜做皮試。陽性者不能使用本藥。

(6)偶見過敏性休克。不良反應可見抽搐、精神症狀等。可見出血症狀、嗜酸性粒細胞增多、中性粒細胞減少、溶血性貧血、凝血時間延長。

(三)β內酰胺類-β內酰胺酶抑製劑

(1)用於治療對β內酰胺類藥物耐藥的產β內酰胺酶的細菌所致的感染。

(2)阿莫西林-克拉維酸對高度耐藥的腸杆菌屬、銅綠假單胞菌及MRSA無抗菌活性。

(3)氨苄西林-舒巴坦對銅綠假單胞菌、枸櫞酸杆菌、普羅威登菌、腸杆菌屬、莫根菌屬和沙雷菌屬無抗菌活性。

(4)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替卡西林-克拉維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呱拉西林-三唑巴坦前必須先做皮試。有青黴素過敏史者不宜進行皮試。有青黴素過敏性休克史的患者,不可選用頭孢呱酮-舒巴坦。

(5)禁用於對本類藥物有過敏史者。氨苄西林-舒巴坦禁用於單核細胞增多症患者。阿莫西林-克拉維酸禁用於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患者。

(6)慎用於有出血史者、凝血功能異常者、潰瘍性結腸炎、局限性腸炎、假膜性腸炎、維生素K缺乏。

(7)偶見過敏性休克。可出現中樞神經係統症狀、出血症狀、嗜酸性粒細胞增多、中性粒細胞減少、貧血、血小板減少、凝血時間延長。

(四)氨基糖苷類抗生素

(1)卡那黴素對腸杆菌科和葡萄球菌屬細菌有抗菌作用,但對銅綠假單胞菌、厭氧菌無效。鏈黴素對結核分枝杆菌作用強大,對非典型分枝杆菌耐藥。卡那黴素口服給藥用於防止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發生肝昏迷。

(2)慶大黴素、妥布黴素、奈替米星、阿卡米星等對腸杆菌科細菌和銅綠假單胞菌等革蘭陰性杆菌有強大抗菌活性,對葡萄球菌屬也有良好抗菌作用。

(3)慶大黴素、妥布黴素可用於銅綠假單胞菌腦膜炎或腦室炎鞘內給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