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身後的第一個新年,在鄉親們的盼望中到來。
村子上下透著祥和,空氣中彌漫著馨香,鄉親們臉上洋溢著喜悅。
這是一個相對富裕的春節,大姑娘小媳婦有新衣穿,小孩子有鞭炮放,還有壓歲錢。
鄉親們做著一切必要的準備,貼窗花,蒸年糕。
供銷社先後組織好幾批貨源,仍供不應求。
一切都準備就緒,就等新年的鍾聲敲響了。
為了阿琬的邀請,簡玉鑫做著精心的準備:首先要有拿得出手的禮物。這個不愁,他一個單身漢,有工資,平時吃穿不盡,還能周濟別人。
他到供銷社割了幾斤肉。售貨員逗他說:“簡書記,要去做客嗎?有肉沒酒哪成!昨天剛進的上好的糯米酒,要不要來兩斤?”
簡玉鑫答話道:“家裏有老戰友看我時送的糯米酒。”
看到鞭炮,他想到康兒,小孩子是一定要有禮物的。“孩子高興,新年就有氣氛了。”他要了一掛五千響的電光炮,還有一些煙花。
他返回隊部,穿上洗得發白的舊軍裝。“不能去太早,否則讓人說我沒深沉。”他又待了一會,見桌上的時鍾時針指向三時,提上鮮肉和老酒,去往李家。
他在院子裏遇見玩耍的康兒,他與康兒搭訕。
康兒並不認識他,隻知他是前幾日在醫務室打過照麵的跛腳男人,“記得當時姑姑讓我稱他簡叔叔。”康兒想。
簡玉鑫很重視孩子的感受,未見大人,就把禮物拿了出來。
康兒自然高興,歡天喜地把他領進家門。
進得門來,見阿榮兩口子已先他而來。大家正坐著談天,見簡玉鑫進來,忙起身相迎。
“給大家拜年!”簡玉鑫問候道。環視室內,發覺很有喜慶氣氛,比平日整潔不說,還多了些許裝點。互相審視,發覺彼此穿戴一新,很有過年的味道。
簡玉鑫特別留意阿琬,發覺她身穿一件可身的中式緊身大襟小襖,特別喜興,褲子與小襖很搭,很好的襯托出女人的腰身,美麗而不失莊重。“哦,這正是我想要的那個樣子!”他心下想。
簡玉鑫是個語呐的漢子,他手裏提著酒肉,竟不知表達祝福之情。他張著兩隻手,癡癡地笑著,站在屋當央不知所措。
阿琬見狀,從他手裏接過酒肉,他才如釋重負。
“您太客氣了!您能來我們就已經很高興了,還帶東西。”阿琬客氣道。
阿根也附和道:“年前阿琬去供銷社采購,都備齊了。”
大家坐下,互致問候。阿榮夫婦與簡玉鑫接觸少,不免客套一番,問些籍貫和家事如何的話,不在話下。
這是個輕鬆愜意的時刻,感情融洽的人們,在合適的時機和合適的場合,坐在了一起。
見晚飯時間還早,阿琬為簡玉鑫斟茶。“先敬茶,再敬酒。”阿琬道:“簡書記可是稀客,一會吃飯時可要多喝幾杯,”阿琬笑意盈盈地說,“我們還沒謝您呢。”阿琬打心眼裏敬重簡玉鑫,也打心眼裏感激他。阿根何嚐不是!他常想,有時也跟阿琬說:“簡書記是我的引路人,他對我有知遇之恩。在我最頹廢的時候,他點醒了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