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印度經典寓言故事(3)(2 / 2)

有一次,暴君聽說有人在私底下議論他,說他非常暴虐,而且很愚蠢,根本不懂得如何治理國家政事,也不懂得如何善待臣民。

暴君聽說之後,憤怒不已,暴跳如雷,馬上下令臣屬搜捕這個敢於議論他的人,迫不及待地想要處置他。

但是,臣屬們卻一直查不出這個背後議論的人到底是誰,結果最後就把一個賢臣抓去問罪了。

暴君憤怒地問賢臣,為什麼要說他的壞話。

賢臣說:“國王陛下,臣沒有在背後說您壞話,臣從來都是盡心竭力地輔佐您治理政事的。”

暴君不信,認定就是賢臣有罪,判罰他接受嚴酷的刑罰。那刑罰是剝開犯人的背脊,割下一百兩肉來。

割肉的時候,賢臣疼得嗷嗷直叫,最後竟昏過去了。以後的每個晚上,宮廷裏都能聽見賢臣痛苦的叫聲。

隨後,很快就有人拿出證據,證明這個賢臣並沒有詆毀過國王,說壞話者另有其人。暴君於這才知道自己錯了,覺得自己冤枉了他的臣屬,想要做些補償。於是立即命人拿一千兩肉去補他的背脊,心想:這下應該能補救我的過錯了吧!

不料,那個被割了肉的賢臣,還是夜夜呻吟叫喚,痛苦萬分。國王聽得很不耐煩,就又招來賢臣,責備他說:“你現在還叫什麼呢?我取了你一百兩背脊肉,現在拿十倍還你,你還嫌少嗎?你真是太貪心了。”

可是,那位受傷的賢臣,已經奄奄一息了,沒有力氣回答,旁邊就有人替他回答說:“尊敬的國王呀,假如有人要砍了你的頭,然後再還給您一千個頭,您能把頭放回原處嗎?您願意嗎?”

暴君這才明白錯誤已經不可挽回,一聲不吭地走了。那個賢臣最後因傷勢過重而死,再多的肉對於他也沒有用了。

暴君割掉了賢臣的肉,令賢臣痛苦不已,等真相查明,暴君想補償賢臣的時候,卻發現已經於事無補了,賢臣也因此痛苦地死去。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永遠不要隨意傷害一個人,或許你覺得犯了錯誤可以彌補,但是對一個人的傷害卻是永遠留下的,就算花再大的力氣也是無法彌補的,不管這個傷害是大還是小。

大海三魚

在無邊無際的南海裏,生活著各種各樣的魚。這天,南海漲起了大潮,波濤洶湧,魚兒們在浪濤中掙紮著。這時,大浪拍向海岸,三條非常不幸的大魚,被海浪衝到了岸邊的淺水裏。

大魚到了淺水裏,可就不能像在海洋裏那麼自在了,隨時都可能被擱淺在沙灘上。它們為了活命,隻能拚命向大海裏遊,可是在回去的道路上,又有捕魚船。

三條大魚隻好聚在一起商量對策。

黑色的大魚說:“這裏太危險了,咱們不如趁海潮沒退,趁機遊回大海去吧。”

銀色的大魚讚同它的意見說道:“好!我們不能在這裏等死,隻有放手一搏了!”

金色的大魚左顧右盼之後說道:“那咱們應該怎麼躲過漁船呢?我好害怕!”

金色大魚的話,讓另外兩條大魚有了顧慮,過了一會兒之後,銀色的魚首先說:“我豁出去了!”說罷,它用盡全身力氣,不到一會兒工夫,便遊回了大海。

黑色的魚看了看漁船,發現銀色大魚的舉動已經引起漁民的注意了,他們正密切監視著這個方向,若是再那麼遊過去,就會很危險。他隻好趁著漁民分神的時機,潛到水草下邊,冒著被水草纏住身體的危險,小心翼翼地從船下遊了過去,很快,也回到了大海。

剩下的金色的大魚更加害怕了,它不停地哆嗦著身體。它猶豫著,真的不知如何是好。

潮水開始漸漸退去了。金色的大魚更驚慌了,它跟著退去的潮水往大海裏遊,不過它很不幸,很快就被漁民發現了。最後,金色的大魚被漁民捉住了,變成漁民口中的美餐。

銀色的大魚在困難和危險之中,展現了勇敢和無畏的精神,這種精神讓它敢於挑戰危險,最終為自己迎來了生機。黑色的大魚在困難和危險麵前,展現了自己的智慧和果敢,它戰勝困難,最終走出危境,為自己找到了一條生路。金色的大魚在困難和危險麵前,膽怯、懦弱,結果丟掉了自己的生命。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麵對危險時,我們不能膽怯和害怕,要依靠自己的勇敢和智慧戰勝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