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十月胎教方法(7)(1 / 3)

維生素有助於胎兒骨骼的形成。維生素A的缺乏容易引起胎兒發育不全或生長遲緩,孕婦容易發生產褥感染發熱,蛋黃、牛肉、肝髒、胡蘿卜、南瓜、菠菜等黃綠色蔬菜中的維生素A含量較豐富,維生素A的每日攝入量為1000微克。維生素B1的缺乏可引起流產、早產、胎兒死於宮內等,花生、大豆、肝髒、白薯及不太精細的麵粉中含維生素B1較多,維生素B1每日攝入量不應少於1.8~2.1毫克。維生素Bz的缺乏可導致胎兒骨骼發育不良和早產,應該多吃牛奶、幹酪、大豆、蛋、有色蔬菜和肝髒,維生素B2每日攝入量不應少於0.2~0.8毫克。維生素C的缺乏可造成胎兒宮內發育不良、牙齒出血以及孕婦分娩時出血,應多吃蔬菜,特別是綠色蔬菜、水果(柑橘),維生素C每日攝入量不應少於80克。維生素D的缺乏可造成胎兒出生後患先天性佝僂病,並經常發生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應該多吃含脂肪高的海魚、動物肝髒、蛋黃、牛油、香菇等,維生素D每日攝入量不應少於400國際單位。維生素E的缺乏容易導致胎兒死亡,是流產、早產的主要原因,應該多吃萵筍、油菜、藥椰菜。

在飲食方麵,除了要均衡合理地攝取營養外,還有一些注意事項,如避免食用速食麵,因為速食麵中含有大量的鹽分,大人一天的鹽分需求量約6克左右,一包速食麵的含鹽量即高達4.5克,如果攝取過多的鹽分,容易造成妊娠中毒症。盡量不要喝罐裝的飲料,因為每瓶罐裝飲料的砂糖含量很高,食入過多的砂糖會消耗鈣質,即使吃再多含鈣質的食物,一旦喝下大量的罐裝飲料,也會使體內鈣質缺乏。另外煮菜時調味要淡,不僅在妊娠中如此,平常也應該注意。如果孕婦飲食味道偏重,孩子將來口味偏向也會和母親一樣。

運動

許多婦女懷孕後,常因反應較大、體弱乏力而沉溺於臥睡。醫學研究表明,孕婦堅持運動可以適應重心轉移的變化,縮短近1/3的分娩時間,並且有利於保持良好的身材。懷孕早期由於胎盤沒有發育完全,胎兒處於危險時期,孕婦隻需做些輕微的活動即可,到了第4個月,胎兒已經處於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了,此時孕婦可適當增大運動的強度,但是孕婦也要避免劇烈運動和過度疲勞,以免引起胎兒營養不足。孕婦可以先從散步、做操開始,然後過渡到騎車、慢跑,隨著體重的增加,活動又變得輕微柔和些。

孕婦散步比坐著的時候的氧氣的供給量要高2~3倍,能改善不快的心情,並且給胎兒以充足的氧氣,有利於大腦腦細胞的發育,從而使胎兒變的聰明而富有感性。孕婦散步的最佳時間是在上午10點開始到下午2點左右,這個時間是一天中子宮最放鬆的時間,時間和距離以自己的感覺來調整,以不覺勞累為宜,散步時不宜走得太急,可慢慢地走,以免對身體振動太大或造成疲勞。

在妊娠中期,早孕反應已過,生活恢複規律,腹部又不算太大,行動還算靈活,所以此時很適宜外出旅遊。既可更換生活環境,呼吸新鮮空氣,觀光美景,又有利於孕婦和胎兒的身心健康。但孕婦出外旅遊也有一些不利因素,如旅途疲勞和顛簸可能會造成早產或流產,衛生和營養得不到保障會感染疾病和造成營養不良。因此孕婦如果打算出外旅遊,首先,要征得醫生的同意,外出前需去醫院檢查身體,征詢醫生對外出的意見,如果經過醫生檢查同意孕婦外出,也要聽從醫生的勸告;其次,事先需訂出旅遊的計劃,旅行生活很緊張,要事先訂出計劃,留出寬鬆的休息時間,免得身體疲勞,精神緊張;再次,在旅途中必須要有人陪伴,外出旅行有很多繁瑣事宜,需要有人跟前跑後,孕婦也需人照顧,出現異常情況,能幫助聯係和護送醫院治療;另外,注意避免去路途顛簸、人多擁擠的地方,應選擇較為平穩的交通工具。一般是最好選擇在天氣好的時候去郊遊,既觀光美景,呼吸新鮮空氣,又不會發生危險,達到有利於孕婦和胎兒的身心健康的目的。

除此以外,孕婦在散步後或在工作的空閑時間裏可以做幾節孕婦操,以活動腰部、腳腕、手腕、脖子等,每次不要太累,微微出汗就可以了。在沒有異常時,可以做些煮飯、洗衣服、清潔等家務事,做完之後要保證有充足的時問休息,恢複體力。

不論做什麼運動,都要注意以下幾點:孕婦每周至少活動3次,運動量的大小以心率在每分鍾140次以下為宜,有氧運動每次不超過20分鍾;孕婦活動時衣著要寬鬆舒適,要穿運動鞋,戴乳罩;孕婦運動前先做準備活動,使全身關節和肌肉活動開;孕婦應在活動前多喝水,喝水多,活動時出汗多,體熱散得快,體溫就不會升高;孕婦在悶熱天、酷暑天要嚴格控製運動量;孕婦要加強腿部力量和腹部力量的鍛煉,以使雙腿適應體重的快速增長和減輕胎兒對後背下部的壓力;孕婦懷孕後期,加強陰道肌肉力量的鍛煉,可通過意念想象進行排尿和停止排尿的控製訓練,這將有助於分娩和預防孕期小便失禁;孕婦妊娠前期不應騎自行車,如非騎不可,也需要騎女式坤車,而且不急不趕,不急啟動,不急刹車;孕婦運動過程中,如出現暈眩、惡心、局部疼痛、極度疲勞,應立即停止活動,如出現陰道分泌物增多或出血,應該馬上去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