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解析神奇的科學發現(4)(2 / 3)

根據考古學家的分析,這些小屋可能是原來的水房,那些水槽則是用來安裝壓水機的。因此,考古學家認為這個地方很可能就是傳說中“空中花園”的遺址。

當年巴比倫人用土鋪墊在這些小屋堅固的拱頂上,層層加高,栽種花木。至於灌溉用水是依靠地下小屋中的壓水機源源不斷供應的。考古學家經過考證證明,那時的壓水機使用的原理和我們現在使用的鏈泵大體一致。它把幾個水桶係在一個鏈帶上與放在牆上的一個輪子相連,輪子轉動一周,水桶就跟著轉動,完成提水和倒水的整個過程,水再通過水槽流到花園中進行灌溉。

巴比倫空中花園最令人稱奇的地方也在於此。因為巴比倫雨水不多,而研究人員相信空中花園的遺址亦遠離Euphratez河,所以研究人員認為空中花園應有不少的輸水設備,奴隸不停地推動連著齒輪的把手,把地下水運到最高一層的儲水池,再經人工河流返回地麵。

另一個難題,是在保養方麵。因為一般的建築物,要長年抵受河水的侵蝕而不塌下是不可能的。由於米索不達米亞平原沒有太多石塊,因此研究人員相信空中花園所用的磚塊是與眾不同的,它們被加入了蘆葦,瀝青及瓦,更有文獻指出石塊被加入了一層鉛,以防止河水滲入地基。

1978年,伊拉克政府製定與實施了一項修建巴比倫遺址的計劃,在遺址上仿建了部分城牆和建築;在城內修建了博物館,陳列出土的巴比倫文物,其中,猶以一塊高逾2米的黑色透綠岩石碑的複製品最為珍貴,石碑的上半部是鐫刻太陽神將權標授予漢穆拉比情景的精致浮雕,下半部則為用楔形文字記載的《漢謨拉比法典》全文。此外,伊拉克政府還在巴比倫遺址和巴格達市內仿古重建了寧馬克神廟和空中花園,修葺一新的淡藍色城牆高數丈,又重現了這座古城昔日的風韻。

為什麼會下“火雨”

神秘的自然界存在著大量的神秘莫測的現象,也有很多我們未知的存在。以前我們根本沒聽說過有“火雨”這回事,但這種現象正實實在在地存在著。

火雨,也被稱為“幹雨”。火雨,其實很早以前就被人們發現過,不過這種現象卻極為罕見,但是它每一次與人們相見總伴隨著毀滅和災難:

公元1889年,在非洲的薩凡納,“火雨”突如其來地襲擊了那裏,頃刻使那裏成了一堆廢墟;大約100年前,“火雨”空降曾亞速爾群島地區,毀滅了那裏的整整一支艦隊;“火雨”還曾引起得克薩斯的草原特大火災……總之,“火雨”所到之處,所有的一切都將成為它的“戰利品”。

令人十分不安地是,近些年來人們發現,“火雨”出現的次數正日益頻繁。因此近年來“火雨”也成了全世界天體物理學家特別感興趣的問題。

一般來說,由“火雨”產生的火災很難被撲滅,因為“火雨”是瀑布式地傾熱,對於人們而言,一旦發生火雨,人們不僅要撲滅燃燒著的物質,還要額外對付高達攝氏2000度的雨熱。而對這種雨熱來說,水隻是一種“清涼淋浴”,隻是一股夏日裏一掃而過的熱風,無關痛癢。因此,撲救這種火災時除使用水外,還要使用特殊的矽質粉,以隔斷熱源同氧氣的接觸。

“火雨”是如何產生的呢?

現在存在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由於彗星散落,散落後的特質有些落入地球,於是產生火雨現象。從彗星散落到出現幹雨,應該要等待2~6年的時間。

近年來天體物理學家觀察到了越來越多的彗星散落現象,所以在最近6~15年內,非常有可能要出現一些“火雨”現象。那時“火雨”引起的火災數量每年將達8起,而50年後將每年達30起。

另一種觀點把“火雨”現象當成一種地外文明,認為“火雨”現象是我們尚未認識的另一種文明的破壞活動。從表麵上看,這種想法似乎很是天真,但持這種觀點的人提醒人們注意,如果“火雨”現象來源於宇宙,是彗星散落的產物,火也不可能消滅所有物質成分,那麼化學家通過光譜分析還是會發現彗星化學成分的痕跡的,但迄今為止化學家在這方麵的研究結果是否定的。

總之,兩種說法都各有其理,但還需要科學家進一步研究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