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解析神奇的科學發現(2)(2 / 3)

當滾滾洪水流來之期,約旦河及其他溪流中的魚蝦被衝入死海,由於含鹽量太高,水中又嚴重地缺氧,這些魚蝦必死無疑。死海也因此聞名。

死海地處東非大裂穀尾端的但約河穀地,南北長75千米,東西寬5~10千米,麵積約10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約146米。它實際上是一個內陸湖泊。

在死海中遊泳非常有趣。因為海水含鹽量高,浮力大,人在其中遊泳就像軟木塞般蕩漾在水麵,不用擔心溺水。隻要你一跳下水,身子立即被拋在水麵,當你進入水中,隻要保持身體平衡就能自由自在地戲水,蹲著,站著,盤腿坐著,甚至可邁開八字步行走。玩累了,兩手一張,仰天一躺,在海麵上享受著海風,身子像輕舟順風飄蕩,閉目養神,舒服極了。

死海海水對治病有奇效。在死海中遊完泳,再在海灘上行走,濕漉漉的身上被太陽曬幹後起一層白色粉末,白粉中含有的鉀鹽,硫黃等能治風濕病,關節炎和哮喘病。每年有不少遊客慕名來此“就醫”,特別是治牛皮癬有特效。古羅馬人用死海的瀝青治療角鬥士的傷口,王公大臣們經常在死海的海水裏沐浴治病。據說埃及豔後克裏奧佩特拉,曾把死海的泥土作為美容品使用。去死海治療的人中85%能夠完全康複或大有好轉。

那麼死海真的就沒有生物存在了嗎?

美國和以色列的科學家,通過研究終於揭開了這個謎底:就在這種最鹹的水中,仍有幾種細菌和一種海藻生存其間。原來,死海中有一種叫做。盒狀嗜鹽細菌。的微生物,具備防止鹽侵害的獨特蛋白質。

眾所周知,通常蛋白質必須置於溶液中,若離開溶液就要沉澱,形成機能失調的沉澱物。因此,高濃度的鹽分,可對多數蛋白質產生脫水效應。而“盒狀嗜鹽細菌”具有的這種蛋白質,在高濃度鹽分的情況下,不會脫水,能夠繼續生存。

嗜鹽細菌蛋白又叫鐵氧化還原蛋白。有關科學家運用X射線晶體學原理,找出了“盒狀嗜鹽細菌”的分子結構。這種特殊蛋白呈咖啡杯狀,其“柄”上所含帶負電的氨基酸結構單元,對一端帶正電而另一端帶負電的水分子具有特殊的吸引力。所以,能夠從鹽分很高的死海海水中奪走水分子,使蛋白質依然留在溶液裏,這樣,死海有生物存在就不足為奇了。

參加這項研究的幾位科學家認為,揭開死海有生物存在之謎,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在未來,將類似氨基酸的程序移植給不耐鹽的蛋白質後,就可使不耐鹽的其他蛋白質,在缺乏淡水的條件下,在海水中也能繼續存在。

死海是“世界最低點,地球的肚臍”,位於約旦和以色列之間一個南北走向的大裂穀的中段,它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關於死海的傳奇,還將繼續進行下去。

魔鏡之謎

童話裏的魔鏡能照耀人的心靈,而在我們的古代也有這麼一些魔鏡,也照耀出了不一樣的人生。

鏡是人類最重要的美容用具,在玻璃鏡誕生之前,世界各文明古國都曾創製使用青銅鏡。然而,人們卻發現了古時有不少與青銅鏡不一樣的鏡子,俗稱“異樣鏡”,事實上它並不是用於照麵的鏡子,嚴格地說它們並不是鏡,而是具有更複雜功能的器具。按古人的說法,這些器具有特別的魔力,可稱為“魔鏡”。

照骨寶

公元前3世紀末的秦王朝時代,無勞縣境內(位於越南中南部)的境舞溪旁的古窟中,發現了有兩米高的方鏡”人在鏡前照時,能透視出內髒和骨骼,當時被稱為“照骨寶”。我們不清楚這方鏡的質料和構造,但可以肯定它不是靠反射來照麵的。

照心鏡

秦始皇的鹹陽宮府庫,藏有許多金玉珍寶,有的連名字都不知道。漢高祖劉邦攻下鹹陽後,親自到府庫查看了一番,見到不少罕見的寶器,其中有一方鏡,寬90厘米,高130厘米,這也是一件透視鏡,裏麵能發出明光,可用來觀察人體內髒的異常癌變,並幫助治療。秦始皇當時還利用方鏡的特效檢測功能,來檢驗宮女是否忠貞。因為凡有二心的人,一照這方鏡,就可以看出心膽都在顫動。劉邦對包括方鏡在內的所有珍寶,一件也沒動。後來,與劉邦爭天下的項羽引大兵40萬入關,屠鹹陽,燒宮室,項羽擄掠秦宮美女寶物,盡歸他的都城彭城。方鏡也被項羽帶走,不久便被弄得下落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