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解析神奇的科學發現(2)(1 / 3)

海南省海洋開發規劃設計研究院,在一次對珊瑚礁和海草的調查項目中發現了“海底草原”的奇景。調查組分別在海南東海岸的文昌高隆灣,瓊海龍灣港,陵水新村港一帶礁坪內側,以及沿岸港灣(水深兩米左右)發現大麵積海草床,麵積3~5平方千米不等,種類主要有喜鹽藻,海菖蒲,泰萊草,二藥藻4種,海草高的達1米多。而在海南島的西海岸則極少有分布。

其中,陵水新村港南灣,大墩一帶的潮間帶及以下區域的海草床,分布麵積約3平方千米,占全港麵積的1/6。該區域的海草主要是泰萊草,有少量的線葉二葉草。港灣的另一側則無海草分布。專家分析主要是由於近岸海水的鹽度變化大,不利於海草生長。

文昌高隆灣沿岸港灣,沙泥質海底的礁坪內側也分布有約4平方千米的海草,還發現了仙掌藻,密島仙掌藻等在海南沿海罕見的熱帶海草種類。

瓊海龍灣港一帶海域沙泥質海底礁坪內側則分布大麵積海草床(5平方千米左右),但生長稀疏,葉麵上有沉積汙物,顏色發暗,部分葉出現腐爛。說明生態環境遭受一定破壞。

專家解釋說海草與紅樹林,珊瑚礁一樣,是巨大的海洋生物基因庫,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海草根係發達,有利於抵禦風浪對近岸底質的侵蝕,對海洋底棲生物具有保護作用。同時,通過光合作用,它能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溶於水體,對溶解氧起到補充作用,改善漁業環境。更重要的是,它能為魚,蝦,蟹等海洋生物提供良好的棲息地和隱蔽保護場所。海草床中生活著豐富的浮遊生物,個別種類海草還是瀕危保護動物儒艮的食物。海草場保護生物群落的作用不可忽視。此次意外發現海草資源,意義重大。海草作為南海沿岸重要生態係統之一,是海洋高生產力的象征。

水怪事件

喀納斯湖因水怪而聞名,在全世界範圍內也有各種離奇的水怪傳說。神秘的湖泊,與世隔絕的密林深處,一個古老的部落,一個鬼魅的影子,曾經都是不可泄露的天機。

據喀納斯湖湖區邊的圖瓦人傳說,自喀納斯湖形成以來,在它的湖底一直隱藏著一個能撼天動地,吞吃牛馬的巨型水怪。這個看似不經意的傳說,將他們的族源和水怪的說法秘密地聯係到了一起。

近幾十年來,關於水怪的目擊事件屢有發生。一位當了幾十年喀納斯林區護林員的人,曾經數次目擊到湖中一個黑色的巨大物體,當地的圖瓦老人告訴他,那就是“湖聖”;另一個是湖麵上的汽艇駕駛員,曾經被一個突如其來的巨浪襲擊,慌亂之中他隻看到浪花下有一個模糊的影子。到了20世紀80年代他們決定去捕捉一個水怪,但結局是,他們驚慌失措地向湖麵下一個紅褐色的影子開槍後,湖麵恢複了平靜,他們自己也消失得無影無蹤。

那麼,在喀納斯幽暗的湖底,是否潛藏著一個不為人知的凶猛水獸呢?

自然科學家們提出了幾點看法:

1.水怪很可能是對自然現象的誤判,比如說水麵上的浪花,湖麵上的浮遊生物或漂浮的枯木。如果說目擊者看到的的確是某種水生動物,那麼最有可能的就是一條體型非常巨大的魚,或密度非常大的魚群。

2.喀納斯水怪僅僅是一個傳說或者謊言。

排除以上所有可能性,或許水怪真是人類還沒有發現的一種怪獸,盡管這種猜想成立的概率幾乎為零。

1980年,由多家科研單位組成的喀納斯綜合考察隊成立。這次考察雖然沒有見到水怪的影子,卻碰到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水產局曾用6個100米左右的大網在湖中打魚,漁網卻被不明物體帶到了上遊,而且撕開了一個大口子。1985年考察隊再次來到喀納斯,這次他們發現了湖中存在著10米長的大魚,當時他們認為傳說中的水怪可能就是大魚。

但對喀納斯水怪是巨型大紅魚的第一個疑問是:淡水魚能夠長到10米以上嗎?根據考察隊員拍攝的照片初步估算,照片上的黑點應該有10米左右,但照片的成像以及估算方法的誤差,也是專家們難以確定的因素。為此專家們打製了一個巨型魚鉤去釣大魚,結果一無所獲,隻是看到在近3米長的浮漂下,有3倍長的影子在移動。

雖然沒有捕撈到實物,但專家們一致認定大紅魚就是哲羅鮭,這種魚體形巨大,非常凶猛。十幾年過去了,雖然對喀納斯湖哲羅鮭的大小一直有爭論,但人們還是普遍接受了水怪就是哲羅鮭的觀點。

死海不死

死海是位於西南亞的著名大鹹湖,湖麵低於地中海海麵392米,是世界最低窪處。因溫度高,蒸發強烈,含鹽度高(達25%~30%),據稱除個別的微生物外,水生植物和魚類等生物不能生存,故得“死海”之名。